建站系统

「好文分享」这么没文化的家长,是怎么养出上北大的孩子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小五姥姥在我的教育上,似乎是一个“躺赢”的妈妈:


从来没有辅导或督促我写过作业;

在我整个学生时代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

上衡中、上北大中文系,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她一点都没参与。


她不是一位有文化的妈妈,小学都没上完,连四则运算都不会,更不要提诗词或科学知识。也不是一位能干的妈妈,庄稼活、针线活都很一般,一辈子没挣过大钱。


甚至,她有时的一些行为,让我忍不住想吐槽:你能相信,这是一个培养了孩子上北大的妈妈吗?


比如,在家人群里,她发的这些标题很炸裂的小视频:


图片


而且,在发完以后,还不忘补充叮嘱一句:


图片


平时,我对这些信息都会忽略,但前几天这条信息,让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


图片


桃子和西瓜在一起吃会产生剧毒?!我的妈妈呀,你都用微信用了这么多年了,咋还会信这么low的内容?


但是,吐槽归吐槽,当我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成长,我觉得,母亲对我的影响是特别大的。


一个人评价自己的母亲是非常难的,因为她是我们最亲的人,是在我们心目中从出生以来就像太阳月亮一样天经地义的存在。


我也是在成年以后,在离家求学谋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见识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才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并尝试跳出原生家庭的视角,来审视母亲在我的成长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图片

朴素且坚定的教育观


母亲文化程度低,认知的高度有限,但是在坚持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方面绝不含糊。而且,由于她没有受到高等教育那种辩证认识的干扰,所以对自己所认定的东西执行得特别坚定。(用老家话说,叫“轴”——幸好这篇文章,屏蔽了她)


她所坚持的一些道理,如果让我用自己现在的思想体系来审视的话,每一个都有反驳的理由。


比如,对于孩子的人生前途,她坚定地认为,读书就是唯一出路,读书就是比当农民强。所以我在整个学生生涯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能一直往上考,我不管多穷都会一直供下去”。


比如,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她坚定地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绝对不惯着。所以她对我的管教非常严格,不介意我吃苦,尤其是鼓励刻苦学习。


比如,她对孩子的具体学习方式的管理也很简单,就是奖惩分明。我至今记得上学时得到的第一个奖励是二年级时考了一回班级第二名,母亲奖励了我一根梦寐以求的自动铅笔,并郑重强调这条规矩:只要考得好,就奖。


这些教育逻辑,非常直接,在她单纯的头脑里,实践起来毫无难度,就是“重要的事情反复说”,把这种思想牢牢地印在孩子脑子里。


当然,她万万不会想到,当我按照她的教育观去努力读书学习时,在收获了好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读书学习带来的精神的快乐、困惑和苦恼。


她不会知道,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冲击(其中就包括现在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家长所推崇的现代教育观)。


比如我有时会在教育孩子时自我怀疑,当我想对她说“读书让你过上更好的日子时”,脑子里会有另一个声音来反驳:孩子的天性适合读书吗?她如果梦想当一个开挖掘机的工人有什么错?


当我想对孩子严厉教育时,又会自我怀疑:难道没有更温柔的沟通方式了吗?我为什么不能用我的爱来感化她?


当我想给孩子用奖惩的方式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时,又会想:这样功利的方式真的好吗?孩子考不好就应该惩罚吗?不是更应该跟她分析错题原因、争取下次更好吗?


我的母亲肯定不能理解我这种在教育思想上的左右互搏。而且,她在帮我教育小五的时候,也决然做不到像她当年教育我的那种决绝。


图片

对自己拎得清,对孩子放得开


我时常反思,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答案是,自由。


这一点,似乎跟第一条是冲突的:刚说完被母亲严厉管教学习,又说自己享受到了童年的自由?


是的,因为当我把学习成绩保持在前列以后,母亲就不对我作其他干涉了。


小时候的我,是放养的。我在学校里学了什么、跟老师同学关系如何,她不会问。我去哪里、跟谁玩、玩什么,她不会管。我听什么磁带、读什么书,她更是不会管。


我在粗砺的田野间、在质朴的乡民中,跌跌撞撞地长大。在大人世界的边缘地带,我一边用童稚的目光旁观着成人世界的光怪陆离,一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野蛮生长。


我虽然长得身量纤纤,但却在童年逐渐拥有了足够张扬而强劲的思想锋芒。


而母亲特别难得的一点在于,她知道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能管我到什么程度。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


大约从初中阶段开始,母亲就主动退出了我的精神塑造,儿童时代给我讲的那些关于学习的“朴素且坚定”的道理也不再讲了,只负责给我提供物质保障。


她对我的初中老师说,孩子交给你了,我是农民大老粗,不会教育。实际上,在初中三年,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担当了一个能够分享我的青春期精神世界的母亲角色。


到了初三,我直接选择去衡中霸王面,最终被录取,母亲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参与,她已经放心地让我作出自己的选择。


至于后来选择北大中文系,选择读研,选择跟谁结婚,选择做什么工作,以及后来什么时候生孩子、什么时候买房……母亲也一概没有再干预。


多年以后,当我回顾自己的成长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是没有出现过叛逆期的,即使在最中二的年纪也没有跟母亲发生过冲突。


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母亲对自己拎得清。


她知道当我成长到了那个她不能理解、不能达到的境界时,就果断撒手,绝对不拖后腿、帮倒忙。


我见过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越是看到孩子成长,就越是为失控感而恐慌,于是用传统的孝道来对孩子进行精神的PUA。


我也见过很多高知父母,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如我的母亲好,在孩子成年以后,还在紧紧地干预孩子的一切。


感谢妈妈,给我成长的自由。


图片

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样子


我对小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育观,那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中接受教育。


这个教育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从小就知道,生活是残酷的,奋斗是美好的。


母亲是一个非典型农村妇女。跟我们一般认知中的传统妇女形象很不一样。


第一,姥姥姥爷没有儿子,母亲从小在家里担当主要劳动力。

第二, 姥姥姥爷跟着母亲养老,母亲不需要长年侍奉公婆。

第三, 有了孩子以后,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挣钱,母亲需要独自忙里忙外。


所以,我在母亲身上看不到三从四德、逆来顺受的封建思想余孽,她身上保留着慈祥温厚善良的传统美德,但更多的是具有现代感的爽朗、果断、坚强


她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样子,就像个舰长一样指挥着这个小家庭的生命之舟在风浪里搏斗,让我从小感受到顽强的生命力。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在小学时,有一次母亲需要凌晨起来浇地(农村里浇地是排号,机井24小时不停,抓阄抓到几点就是几点),她在前一天晚上叮嘱我,让我早上自己吃饭,中午放学回来自己热饭,并给她去地里送饭。


那是一个大风天,中午就像傍晚一样阴暗。


我来到地头,看到四野无人,母亲正在斜躺在地头田垄上休息,身下垫着一个化肥袋子。


母亲坐起来,撩水洗了两下手,然后转到一个背风的方向,打开我递过来的塑料袋,拿出一个馒头、一头咸蒜,大口大口地咬着。


我在母亲吃馒头咸菜的时候,把鸡蛋剥了皮递过来,只剩一点点皮,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鸡蛋。母亲把一整个鸡蛋送进嘴里,顺手一捏,那点连着鸡蛋的皮就留在外边,扔到地上。


母亲就那样默默地,咀嚼,吞咽。


而我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打量着她鞋底和裤管的泥,她那凌乱的头发,和满脸的尘土。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场景,田野、大风、水、泥巴、母亲……每一个细节都极其深刻。没有对话,没有色彩,但却如惊雷般震撼人心。


在后来,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每当想到那个场景,我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那种力量,不是来自对贫穷的抱怨,不是来自让母亲不再受苦的孝道,而仅仅是来自,那种认真生活、努力奋斗的模样。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预知每个母亲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每个母亲也不是完美的,就像小五姥姥,她会有固执、愚昧的一面,但也有着她自己意识不到的特质。


她自己都不能总结出来,到底是自己怎样的特质,助力了女儿考上北大。


今天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给大家教育孩子总结出个一二三。


只希望,我们大家每个人都能有一种意识,那就是让自己从固有的环境“跳出来”,换个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成长,去审视孩子的成长。


如果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能想起自己的母亲,对母亲多一些爱敬和包容,那也是小五妈所欣慰的了。

▍来源:帝都小五妈。本网站尊重原创,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