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愧疚与羞耻,有助孩子承认错误!
孩子犯错不但嘴硬不承认,还跟父母「应喙应舌」,为什么会这样?临床心理师陈品皓分享自己儿时的顽皮故事,发现孩子很难道歉的原因,竟与我们从小到大被教导的「耻」字有关⋯⋯
Shutterstock
本文重点摘要
愧疚使我们认错羞耻却让我们想逃避害怕自我破裂藉由生气或示好遮掩教养的目的在于意识到错误造成的影响
孩子明明做错事,却不认错甚至顶嘴,常令父母气得火冒三丈。不过,做错事情不认错,不只有孩子,大人也是一样,大人不只不认错,还会掩饰过错。所以,谈到「认错」议题,我们仍要回到情绪角度思考。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有个难忘的经验。那天放学,我和几个同学留在学校玩耍,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作业项目,忍不住调皮,把语文考卷改成黑洞考卷、外太空考卷、大便考卷,大家改得不亦乐乎,回家前才改回原本字样。
没想到,隔天早自习,老师竟当着全班的面,要涂鸦改写的人自首。一阵静默后,一个、两个、三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见了追问,还有没有人?给你最后机会!最后通牒一出,其他同学也纷纷站起来,只剩我坐着。
当时,我脑筋一片空白,胃不停翻滚,内心浮现强烈的羞耻感。一阵纠结、挣扎之后,心想算了就承认吧!神奇的是,在站起来的瞬间,原本让人感到沉重的庞大羞耻感就随之退散。
愧疚使我们认错羞耻却让我们想逃避
其实,任何人做错事时,心中会升起两种情绪,一种是羞耻,另一种是愧疚或罪恶感。很多人会把这两种情绪搞混,但它们并不相同。当做错事可能对别人造成伤害、困扰,产生的是罪恶感;当做错事会觉得丢脸、认为自己是糟糕的坏人,产生的则是羞耻感。驱使人愿意认错的,往往是罪恶感,因为我们想要弥补,反之,当我们感到羞耻时,常常想要逃避、不敢直接面对错误。
罪恶感,是由内而外的情绪;羞耻感,则是由外而内。怎么说呢?与东方文化有关。像是《论语》,提到「知耻近乎勇」;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学校的校训也有四维「礼义廉耻」,可以说「耻」深深烙印在我们文化血液里,连批评他人的人格,也是用无耻、没有羞耻心,更口语的,则是骂不要脸、脸都被你丢光了。
脸,具有重要意像,意指是给别人看的。丢脸,则是指你很糟糕的地方被人看到,等于没脸见人。羞耻感不只代表情绪,也含有视觉意象。而我们身在团体中,将受团体牵制、被他人眼光决定自我价值,如果没有活在团体标准里,就可能遭受无耻的批评。所以,羞耻感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情绪过程。
害怕自我破裂藉由生气或示好遮掩
羞耻跟做错事又有什么关系?人都希望自我形象完整与完好,而做错事破坏自我完整的形象,直接戳破我们的「自尊泡泡」,让原本不想让别人碰触、放在泡泡里保护的脆弱面暴露出来,并被审视、评价,引发的羞耻感形同自我破裂,让我们极度害怕,就像走钢索,深知踏出后会陷入恐怖风险中,所以不敢往前。
由于无法面对,有些人会用「生气」包裹其中的复杂情绪,台语的「见笑转生气」是非常传神的形容。还有一些人选择以其他方式逃避,好比,做错事的人,即使理解到行为造成伤害,仍无法承认自己错误并感到歉意,于是靠着赠送小礼、说话来讨好,期望与另一方就此尽释前嫌,以维持表面和谐。
回到教养上,面对孩子做错事,父母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在指责、愤怒当中所说的话,是引发孩子的愧疚层次,还是羞耻层次?当有了觉察之后,往后面对同样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应对。
教养的目的在于意识到错误造成的影响
当然,每个孩子面对错误时,表面与内心的状态不见得一致,或许嘴巴硬不认错,但心里知错。父母的教养重点,在于孩子是否正视内心的罪恶感,意识到犯下的错带来的影响、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并有所省思、对未来决策做出改变。
至于形式上的认错是否必要,则视父母的教养目标为何。不过,必须注意的是,面对聪明的年轻世代,如果只追求形式的认错,孩子将会发现,只要一道歉就能马上平息纷争,于是说得一嘴美好的山盟海誓,但仍一错再错,就偏离认错的目的了。
谈到这里,《关系相谈所》共同主持人邓惠文说,她以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发现同事犯错,没察觉到对方藉由请喝饮料表达歉意,仍不断指出错误,搞得最后不欢而散。经过朋友家人提点,才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点到为止」。
有趣的是,提供她建议的家人朋友,面对自己的孩子犯错时,就算孩子已有明显的认错行为,仍要孩子把错误重述三遍,就怕他们长大再犯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显见人性跟文化的复杂与矛盾,很值得深思。
我认为,每个人的确都有不同的教养做法,在认错的议题上,我们可以从学习分辨羞耻与愧疚开始,厘清两种情绪后,将能懂得自我防卫的尺度,也更能有承认错误、承担后果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