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家长必读」为孩子创造内在动机比赞美等激励方式更有效!

身为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科学线记者,以及为教养所苦的新手妈妈,麦克莲带着自己三岁大的女儿,深入南美、非洲和阿拉斯加等地,观察并亲身实验当地住民的育儿方式,不但女儿变得更为懂事,也使她放下许多教养焦虑。

下载.jpg


shutterstock

每天大约在中午时分,当你路过玛莉亚的房子时,会听到厨房里传来声响,哒、哒、哒、哒、哒、哒,停顿大概二十秒后才接着重复,哒、哒、哒、哒、哒、哒。

她是在墙上挂东西吗?还是在打造一件家具?

哒、哒、哒、哒、哒、哒,声音持续了十五分钟,也许更久一些。

当我靠近门口时,香味扑鼻而来:香甜的奶油玉米,在炭火上渐渐焦糖化。

玛莉亚坐在厨房的桌子旁边,面前是一大块淡黄色玉米面团,她捏下一个小面团,相当于核桃般的大小,用指尖将面团压扁成一个完美的圆饼状,哒、哒、哒、哒、哒、哒,接着轻轻地将圆饼放在加热的煎锅上一分钟左右,直到那块饼鼓得像河豚似的,然后才翻面。这些玉米饼的滋味吃起来如天堂般美味,结合温暖、奶油香和柔软的口感,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玉米饼。

这时,玛莉亚五岁的女儿亚莉克莎走过来帮忙,让我亲自见识到要怎么高竿地鼓励小孩。亚莉克莎的小手指不太灵活且动作缓慢,几乎没有能力完成这种工作,但玛莉亚没有制止她,也没有冲过去抓她的手,更没有为孩子示范如何制作可口美味的玉米饼;反之,她悄悄地让位,放任亚莉克莎做出形状诡异的饼皮,直到孩子满意自己的作品。她会让女儿练习;当小女孩厌倦了这个任务,玛莉亚也不会硬要她留下来完成,看着亚莉克莎蹦蹦跳跳离去后,玛莉亚便继续工作。

接下来,玛莉亚的二女儿海咪来到桌边,九岁的她刚才一直在外面跟朋友玩,现在想一起帮忙;与妹妹相比,海咪可是做玉米薄饼的达人,但她还有很多细节要学习,如果想做出玛莉亚的手艺,需要多年的经验。

因此,海咪做的玉米饼到头来还是有点奇形怪状。她不断尝试做出完美的作品,然后,大家快看!海咪成功了!她创造了一个艺术品:一片完美的圆饼,厚度均匀,像月亮一样圆。

猜猜接下来玛莉亚做了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一九七○年代,一名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迪西(Edward Deci)设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搞清楚驱动人们自愿做事的动机;在他的研究问世以前,心理学家一直专注于不同类型的动机,这些动机主要是由外部因素所塑造和控制,譬如奖励(例如金钱)、惩罚(例如停权)和受到表扬;但是爱德华想知道,在没有这种外部条件的鼓励下,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当眼前没有明显的回报时,什么动机可以自然地驱使一个人寻求新挑战或是自发助人?为什么有人愿意在没人在意的情况下做某件事情?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热情?

在许多方面,内在动机具有神奇的力量,让人们在没有痛苦或抗拒的情况下自愿成长、学习和工作,而且效果可能还比外在动机持久。

藉由奖惩呈现出来的外部影响,实际上会削弱内在动机。贴纸集点表、冰淇淋奖赏、休息时间、惩罚或其他后果的威胁,通常会破坏这种类型的动机。

换句话说,如果海咪每做出一个完美的玉米饼,你就给她十块钱披索,或者在表格上贴一颗金色星星,过没多久,她可能就不再主动做玉米饼了;然而,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小女孩依然日复一日,心甘情愿地来到餐桌旁帮助她的妈妈,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激起了那股内在动力?

西方心理学领域发现,激发内在动机需要三个要素:

要素一、自我连结(connectedness)

自我连结是与他人有所关连的感觉,属于某个团队或家庭的感觉。研究表明,当孩子觉得跟老师有连结时,在班上就会想要努力学习;与父母的相处也是如此,小孩子与家人的关系越紧密,就越容易一起完成家庭目标和日常事务。发会员卡给他们,这不失为和自己的孩子建立关系的好方法,欢迎他们加入我们的世界,成为家庭的一份子,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比如为午餐准备玉米饼,能够让他们更开心且更有效率地合力工作。


要素二:自主性(atonomy)

玛莉亚没有命令亚莉克莎或海咪来帮忙做玉米饼,在他们失去兴趣后更不会强迫留下来,她的一言一行表达出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

要素三:胜任感(competency)

为了在任务中保持动力,孩子需要一种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感觉,一直感到沮丧或没有进展时,就没有人会愿意继续行动。另一方面,一项简单的任务可能会太无趣,以至于他们没办法坚持下去,所以这当中要有最恰当的平衡:该项任务必须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让人保持兴趣,但也不能过于困难,这样才会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而这个理想状态正是启动内在动机的关键点。

玛莉亚和其他马雅父母暗中藏着一些锦囊妙计,可以帮助孩子在做家务和其他成年人任务时获得成就感,我们会很快地讲到关于这些技巧的内容。但是,首先要谈谈他们很少运用的方法,那就是赞美。

在姜卡雅采访的那段期间,我从未听过父母称赞小孩,而且绝对没听过浮夸的赞美,例如:「噢,安琪拉,妳居然自动把碗都洗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妳这个女儿真是棒呆了!」尽管马雅孩子们的行为模式常会让我赞叹。


父母不会说「做得好」或类似的话,心理学家蕾贝卡.梅吉亚—阿劳兹说:「有时他们可能会用脸部表情来表示认可,这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很重要,是展现认同的明确指标。」

玛莉亚与我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她也对我使用这些信号,当她认可我已经掌握了她所说的窍门时,她会扬起眉毛,或者点点头说:「嗯。」

马雅人并不是唯一不采用称赞方式的父母,当我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游历时,我从未听过任何父母赞扬他们的孩子,而且绝对没有遇到像我一样每天滔滔不绝地赞美的父母。(真是见鬼了,有时我什至会在女儿萝西犯错时褒扬她,比如「噢,妳愿意尝试真的很好。」这是怎么回事?)

我游历世界各地,听到称赞的次数实在很少,以至于我开始产生质疑,觉得赞美对父母来说是弊大于利。

赞美就像一头狡猾的野兽。基于各种原因,这个方法可能对孩子没效,特别是当赞美听起来不踏实、与成就无法吻合或不该出现的时候;当孩子积极的所作所为都能获得「做得好」或「不错」的评价时,褒扬就会破坏他们的内在动机,降低孩子们将来执行任务的可能性。

赞美还有另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引起兄弟姊妹之间的纷争,因为赞美会引发竞争。心理学家发现,当年幼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赞美,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与兄弟姊妹互相争宠,来获得父母的认同与注意。缺乏褒扬可能是马雅小孩与手足间能够好好合作的原因之一,而且孩子们争吵的情形也比美国来得少,他们不需要为了口头上的荣誉而相互竞争。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