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光要听郁亮们是怎么说的,而更应看它们是怎么做的。等到它们真金白银地大量拿地大量并购项目甚至大量开发盖房时,大家再出手也不迟。
这一次楼市真的是要见底回升了吗?天津的新房有多少,你知道吗?
最近关于楼市见底即将回升的言论又不断见诸媒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万科郁亮的观点:“市场收缩过了头,反而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此外所谓“境内外资本开始抄底中国楼市长期看多”的说法也四处传播。
这里我还是想表述一下个人的看法,即希望普通老百姓和投资者仍要保持一定的冷静和理智。
首先郁亮等人的观点是从房地产企业及资本的角度出发,他们所说的底部和我们普通人理解的底部是不一样的。
他们所说的底部是一个区间,更倾向于一种长期的判断,对于大资本来讲即使失误也只是一点试错的成本,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多数人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贸然冲进去就可能是跌入深渊,做了别人试错的炮灰。
如果细究所谓四大资本抄底的说法,就算所述全部述实,也不过是计划投入数百亿资金,相对于郁亮所说的“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十万亿市场”,不过九牛一毛,这更像是在对底部的试探而不是战略性的根本转折。大资本有足够的资金不断买买买,而老百姓呢?
其次就是为什么现在会有资本试探楼市底部呢?
我一直说要见市场底就要先见政策底,而政策底就是要在高层和地方政府对楼市的宽松政策出无可出无法再出时才会见到,否则就很难改变市场预期,躺平的购房者和开发商总会期待更进一步的托底,这和股市中“多头不死,底部不现”是一样的道理。
而当前确实已非常接近政策措施“应出尽出”的“出尽”底线,但从政策底走到市场底肯定还有一段过程。
第三,从国家权威统计数据看,在上半在大规模高密度的宽松政策刺激下,近三个月全国楼市平均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上涨,再次突破万元大关,但与之鲜明对比的却是,今年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销售额同比下降28.8%,即使是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房平均去化周期也上升至18个月警戒线。
也就是说,楼市虽然稳往了价格,却牺牲了销量。按照央行7月份社融数据,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1486亿元,同比少增2488亿元。可见居民贷款规模实际已经处于增量难以持续的转折点,局部的结构性的返暖更像是在消耗市场的购房存量,而不是带来增量。
最后就是我们仍然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按照此前我对经济大周期和小周期的分析,周期性衰退不可避免,叠加当前全球信用规模的收缩趋势,我们正处于未来全球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夜,中国当然也不可能免受波及。
此外还有疫情反复带来的影响,这点就不加累述了,总之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那么至暗时刻很可能尚未到来,界时我们每一个人要面临的问题就会是,随着大潮退去,最终是谁保住了财富,而又是谁承担了减值和负债?
其实关于楼市见底的声音今年并不鲜见,比如三月、五六月,但总如流光闪现不定,所以当前我仍倾向于保守和谨慎。
我并不否定有时会出现短暂性的回升,因为即使最严酷的寒冬,也会出现某些日子的回暖,也就是所谓“市场收缩过了头,反而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但这并不代表趋势的转折,冬去春来一定是要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规律不可逆转。在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大趋势下,普通购房者更需要的是耐心。
▍来源:网络。本网站尊重原创,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