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沪籍也能在上海中高考!入园到高考全攻略奉上!这个证件提前准备!
近年来,很多非沪籍人员因子女入学问题,而不得不返乡求学。在上海从入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层层关卡,困难重重!非沪籍人员子女入学到底有哪些条件?一起来看看~
非沪籍人员子女入幼儿园父母至少一方和孩子都需要办理《居住证》 首先,想让孩子在上海读幼儿园,那么必要条件就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 1、人户一致 2、集体户口/人户分离 3、非沪籍,持本区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值 4、非沪籍,居住证未达到标准分值 5、港澳台 因为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公立幼儿园接受人数有限,非沪籍子女多数进的都是私立幼儿园。 非沪籍人员子女幼升小居住证、社保和积分很重要 在幼升小这个阶段,跟入园不太一样,非沪籍分为2类: 1、在上海就读幼儿园的非沪籍; 2、未在上海就读幼儿园的非沪籍; 2022年,非沪籍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两种情况之一: 1、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21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2、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1.在上海幼升小,父母一方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幼儿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证凭证》; 2.居住证地址必须与实际居住地址一致; 3.如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只能报居住证地址对口的小学;如选择报名民办小学,都可以报(除有些民办有房产、120积分要求); 4.有的区非沪籍外省市儿童比港澳台、外籍儿童优先录取,有的区则是相反;需要参加本市职工社保满6个月的证明(时间按照当年政策而定); 5.幼升小主要看孩子户籍,家长一方沪籍,孩子是非沪籍,按照非沪籍入学。 非沪籍人员子女小升初居住证、社保和积分很重要 小升初跟幼升小也是差不多了,这里也分个两类: 1、在本市就读小学的非沪籍; 2、在外地就读小学的非沪籍。 2022年,非沪籍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两种情况: 1、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21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2、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另外,非沪籍小升初的时候,还需要填写完成义务教育后按相关规定和政策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就读承诺书》。就是说在小升初的时候,已经知晓上海的中考政策,知道自己是否能参加上海中考。 非沪籍人员子女中考以下八类人员子女可以参加上海中考 是否可以参加中考是绝大多数非沪籍人员最大的焦虑点!可以来看一下都有哪些人可以参加上海中考: 1、考生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同时考生本人为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的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考生所持有的《上海市居住证》上登记地址所在区报名。 2、考生父母一方及本人持有效期内《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或考生属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定的“本市户籍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考生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3、考生父母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口(其中现属本市常住户口为考生继父母或养父母的,须依法与考生建立抚养关系或收养关系连续满3年)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符合此类的考生须具有连续3年本市初中学籍;考生本人有效期内连续满3年《上海市居住证》,或者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地址与现属本市常住户口父(或母)实际居住地址一致。 4、考生父母一方为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人员,考生为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设站单位所在区报名。 5、考生父母一方为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审核登记的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工作人员,考生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6、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7、考生属经市政府侨办认定华侨身份,且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8、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且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总的来说,可以在上海参加中考的非沪籍的类型还是很多,但是都具有特殊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居住证积分达标,并且孩子要持有居住证。 非沪籍人员子女高考以下九类人员子女可以参加上海高考 9月26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基本与2020年保持一致,以不挑生源、促进优质均衡的导向,这让不少非沪籍的家长松了口气。 通知明确9类“非沪籍”可参加上海高考: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 (1)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2)考生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3)考生为持有效《具有本市户籍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享受优惠政策证明》的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2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2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5)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2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6)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且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7)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8)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9)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且纳入市教委锁定名单,须参加本市中考且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非沪籍人员子女要在上海高考,要么是之前在上海参加过中考,要么是家长持有3年以上的居住证。 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68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教育部回复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教育部在答复中称,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01 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 明确提出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教育部要求,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02 扩大资源供给,推进就读公办 2021年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各地要完善政府购买学位管理办法,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印发《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9号),要求学位资源相对紧张的人口集中流入地区,按照常住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城镇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当地户籍适龄儿童和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确保“应入尽入”、就近入学。 同时通报了300个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较低的县区,要求各地“一县一案”制订工作方案,切实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在近年来随迁子女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2020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1429.7万,在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85.8%,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89.2%)大体相当。 03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强化教育公平 2019年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2020年起,按照“全部、齐步、稳步”要求全面推进“公民同招”政策平稳有序落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与当地户籍的学生都可以报名民办学校,录取机会均等。 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提高民办义务教育质量,并要求各地完善政府购买学位管理办法,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更充分地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04 加强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 2020年以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18号)、《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9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各校加强教育关爱和人文关怀,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并强调各地各校要加强学籍管理,切实做好随迁子女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加强情感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关心帮助,使他们更好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各地继续严格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要求,以及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招生入学政策,特别是在督促指导各地简化入学流程,杜绝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方面再加大力度。 督促随迁子女集中流入地区和省份适应未来几年学龄人口增长趋势,积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供足够的学位保障。 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比例较高的地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结构调整,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写在最后 目前,在上海,只要是义务教育阶段期间的孩子,无关是否外来务工人员,只要有居住证,基本都可以保障入学。 若参加上海市中考、高考需要居住证120分积分,其他教育阶段没有硬性要求,但由于上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相对紧张,优质院校、公立学校会有120分积分要求,家长同样需要提早规划。 最后,对于非沪籍子女来说只要满足以上相应的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相关就能在上海参加考试,同时,在此特别提醒,幼升小、小升初居住证要与居住地保持一致,这点非常重要!
其次,具备报名条件,公办幼儿园一般也会优先安排本市户籍,也会有大致的录取顺位:
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是: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沪籍随迁子女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其父母所持房产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