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霾”散去,春归大地。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如果把寒窗十二年视作一场“马拉松”,那么剩下的赛程,就是冲刺的日子了。你们一定要知道,作为命题者的我们,正在热切地关注着你们,给你们加油,为你们点赞。
冲刺阶段,我们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跑好跑稳,跑出你们自己的历史最佳,我们会始终满怀期待和祝福地目送着你们一起冲向终点!为此,我们提出一些期望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调整节奏步伐,优化备考策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征程再起,未来可期。高考始终肩负着为国选才的历史重任,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施载体,它也不再是单纯的考试评价工具,已成为新时期为党育人的核心路径之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厚重”是天津高考命题工作的底色,试题命制会牢牢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在素材遴选、情境建构和问题设置过程中,始终把“德”作为根本标尺,牢牢抓住“培根铸魂”主旋律,保证 “育”人的方向正确,“量”才的尺子精准。今年的高考试卷将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一定会把你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审美情趣、奋斗精神、家国情怀与胸怀担当作为潜在维度融入到高考考查目标体系。所以,秉持正确的“三观”很重要。高考试卷气象万千,题海更是浩瀚无垠。但多年来,天津高考试题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早已深深镌刻在命题者的工作基因里,为高考“浮沉于题海”并不为我们所提倡,“平实”才是天津高考命题工作的本色。今年的天津高考命题工作依然会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立足于你们专精覃思的教材,在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基础上,精心构建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我们深悉三年来疫情带来的困扰,不会脱离“平实”的命题工作路线,今年的试卷无论是试题容量、试卷结构还是在整体难度上都会保持相对稳定。你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把真正夯实基础、梳理好学科主干内容放在首位,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真研读和领悟教材,把自己的“基本盘”扎实护牢。所以,勿要好高骛远,盲目追求高难度和“大运动量”,平实从容的备考态度很重要。从认知心理角度而言,知识理解内化为能力,而能力聚合活化为素养。随着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深化发展,高考试卷命制不会聚焦在零散、固化、记忆性的知识存量,也不会着重于某一方面单一能力的形成状态,高考命题的主旨在于全面考查你们学科素养的生成状况。如果我们把你们的学习成长比拟为一棵大树,那么可以认为学科知识就是“枝条”,学科能力好比“主干”,而学科素养可谓“根脉”,天津高考试卷命制坚持从学科“根脉”出发,这也是我们命题工作的基色,因为有了强健畅通的“根脉”,你们的能力“主干”自然就会茁壮,你们的知识“枝条”自然就会繁茂。当然,素养只有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显像来呈现,你们对于学科基础知识体系是否真正融会贯通、熟稔于心?你们对于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建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你们学科素养的外显与展示。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学科素养,这是一个逐渐内化和体系化的过程,关键在于扎牢根基,注重全面养成和逐步积淀。良好的学科素养会帮助你们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思维框架,会帮助你们快速集成化地习得学科知识和能力,摆脱枯燥的“机械训练”和“题海游弋”。所以,涵养自身素质,体系化自己的知识能力很重要。斗转星移,时代大潮奔涌向前。作为时代鸿篇的微缩影,高考试卷在素材背景方面一定会采撷于宏大的社会主题、深沉的人文关怀、优秀的文化传统……即将呈现于你们眼前的试卷会丰富多姿,活泼巧妙,这始终是我们天津高考命题工作的亮色。但“万变不离其宗”,考试的主线仍然在于你们习得的知识能力,积淀的学科素养,这需要你们具备一双“慧眼”,能迅速从背景材料读懂考查主题,了解命题者隐含试卷之后的深意。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一代: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正值二九韶华的你们,是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你们需要及时关注当今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了解时代发展之风向,知悉科技进展之最新动态,然后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更须怀有以中华复兴伟业为己任之宏志伟愿,具备“兼济天下”的视野胸襟。从这个角度说,这份高考试卷也将是你们作答未来人生长卷的序章!青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希望你们面对高考,实现自己的第一次跃升、绽放和牛刀小试,更希望你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道路上,抱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
本文来源:招考资讯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