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这个社会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张雪峰?至今他在医院里装病

引言:关注张雪峰老师从考研宣传开始,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将考研,这么一件严肃而又痛苦事情变的通俗易懂的人。又或许是因为考研的困惑、枯燥、痛苦,急需一个快乐的调节剂,他被众多的高校大学生追捧。大概十年前,我一个好朋友,在天津读书,要考南开大学的研究生,痛苦的复习中不仅精神备受折磨,失眠、焦虑、迷茫、掉头发,每个月都要花费1000多元去听一场德云的相声解压。自从听了张老师的考研讲座,从此戒掉了相声,开始反复听张老师的考研相声,直至考上南开大学。

所以,无论从给考研学生指点迷津,提供辅导的贡献之外,他在积极治疗考研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功不可没。但为什么他要备受打压,沦落到医院装病的地步呢?

图片



一、一代名师,功不可没

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尤其在高考志愿填报和考研咨询方面,就拿高考填报志愿来说,明明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完全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完全不用再像以前瞎子摸象一样,填报高考志愿完全靠猜,那是因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可是现在的高考,从你查分开始,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排名,各个高校在本省的招生名额等信息,教育部门完全可以通过高考信息平台的建设,让高校和考生之间的信息完全透明,比如南开大学在宁夏有10个招生名额,我想报考南开大学,只需要知道在全省报考南开大学的考生中,自己的分数排名是否在10名以内即可。

凭借现在的技术手段,是完全可以实现高校与考生之间的信息透明的,但却依然采取瞎子摸象的办法,把信息给隐藏起来,让考生自己猜测,瞎填乱报。

于是自然就有人会看到这样的商机,做起了高校与考生之间的媒介,他们通过搜集信息,大数据分析,来帮助考生实现信息的相对透明,但要收取高昂的咨询费。

张老师就是将这个工作做到了极致,不仅帮助考生实现梦想,还顺带送几段相声,缓解压力,拥有千万粉丝,也是不难理解的。要知道在考研培训市场上,竞争是相当激烈的,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张老师凭借一个郑州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就能在考研辅导领域成为一代名家,实属不易。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张老师在该领域做出的积极贡献,至少给无数考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指点了迷津,提供了辅助,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图片


图片



二、在国家与个人需要上,究竟倒向哪一边?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多数还是公办教育,民办高校的发展还很滞后,而公办高校无论从校园管理、人才培养、社会就业等方面,都要听从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带有很强的国家意志。比如国家的战略需要,需要培养大批的产业工人,则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就业引导等方面,一定会向产业工人方面倾斜。国家如果想要发扬传统文化,则一些新兴的学科就会很快出现,这方面的大学生也会快速的被培养出来,这就是我们公办学校的自然属性。

而欧美国家的民办教育则较少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也不存在较为严重的高考填报志愿、研究生考试辅导等问题。

那么,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究竟应该遵从国家需要,还是选择利己主义呢?

很显然,精致的利己主义更能吸引人,于是张老师便从辅导机构为人打工,摇身一变成为三家公司的老板,迅速的资产超过几十亿。

其倡导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完全不顾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兴趣爱好,完美的戳中了广大家长和考生的心理,短短几年内,张老师从一个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的人,成为了资产几十亿的上市公司老板。

梳理其高考志愿填报或者考研咨询的一贯思路会发现,在考生进行咨询的时候,张老师一般会先发出“追命三连问”:哪里的考生?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家里条件怎么样?然后便是一通“夺命三连击”:强烈不建议、先保证不饿死、除非家里有钱。。。

张老师的辅导模式简单粗暴,却被广大家长和学生认可,毕竟他们都能理解,张老师无论是批评、嘲笑,还是谩骂,都是为他们好,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最中肯的建议。

但很显然,他这样的引导和建议,像是给广大的考生找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这与国家的战略需要自然是相悖的。按照张老师的引导,很大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信息技术、医学、烟草、计算机等专业会培养过剩,而新闻学、哲学、历史、工商管理等专业生源困难,形成我国人才供需的严重失衡,这显然是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初衷的。

于是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针对这一现象果断出手,分别提出: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野蛮生长;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价值,不能为了钱而否定它。

于是,张老师的主营业务被叫停,张老师借故到医院装病,缓解尴尬。。。

图片


图片



三、把专业能挣多少钱作为首选,合适吗?

张老师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中,始终未能摆脱一个字“钱”,一切向钱看。

首先他的咨询业务以钱为导向,一个志愿填报,一场咨询高则数万元、低则上千元,通过收钱的方式来指导考生选什么专业更赚钱,尽管好理解,但难以接受。

尤其是他嘲讽哲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以“毕业后能把自己饿死,把她打晕”等方式来阻止考生填报,也引发了国内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的痛斥。

很显然哲学专业不如计算机专业容易就业,即便都就业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的薪酬也会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计算机专业从事的是高精尖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有形的价值,而哲学确实是很难创造价值,多数是有钱人闲来无事的一个爱好罢了。

从我国的学科设置上来看,也能看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哲学、新闻学、文学等传统的纯文科专业在大幅度的缩招,而新理科和新工科都在疯狂扩招,这也是事实。

只不过是不要太过极端的去否定一个专业,也不要太过武断的去吹捧一个专业,毕竟大学四年的学习,能否成才,还要看大学四年的表现。也有很多哲学、新闻学、历史学等纯文科专业出来的优秀人才,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一样有很多人即便是学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化学等专业,毕业后在工厂打螺丝。

从这个角度来讲,张老师尽管很多的观点很正确,也很实用,但却过于极端,不留余地。鉴于他的影响力和粉丝数量,极有可能,他的一句话,一个说辞,会带来一个行业和一个专业的灾难,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主流媒体对其观点和引导方向进行了批评,并对其天价咨询费进行管制,也是一种良性的引导,出于对人民负责,国家负责出发的。

图片


图片



四、张老师,您在医院还好吗?

我们不能抹杀张老师在考研辅导和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功劳,确实为迷茫中的人,持有不对称信息的人指出了相对客观公正的路子,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但也必须看到,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通过高价出售信息的行为,是对穷人不公平的。本身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所有的考生基本上是公平竞争的,但是通过搜集资源、挖掘信息、信息交易的方式,使得有钱人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优先掌握资源,优先填报有理的志愿,无形中抢占了穷人同样填报有利志愿的权利,导致富人在分数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所比穷人更好的学校和专业,这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信息交易行为。

所以,建议张老师这几天在医院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咨询取向,出院后及时的做出调整:

一是降低咨询价格。天价的咨询费,高则十几万,低则数千元,这是一般家庭很难承受的价格,很明显,从这个价格上来看,是专门为富人服务的。如果能把咨询价格降到亲民的水平,或许粉丝会更多。

二是开展普惠制咨询服务。既然张老师现在有三家公司,资产已经超过十几亿,就应该适时的做一些公益咨询,也是一种变相的慈善。通过公益咨询,让一些贫困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能够受到普惠。

三是兼顾国家需要。在志愿选择的咨询和引导中,及时的掌握国家和社会需要,转变极端的个人偏见,或许能在该领域走得更远。

文章的最后,祝愿张老师身体健康,早日出院!

图片文章来源;沙漠苔藓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