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家长教育孩子意见不合怎么办 ? 亲子间的三角关系可以这样避免 !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你和你的另一半能回归问题的根本来处理,而不涉及个人的情绪与私欲吗?

另一半是「神队友」的话,你们总能同心协力地处理孩子的问题,若对于孩子的看法不同,也能理性沟通; 抑或他是「猪队友」,就总是会扯你后腿,让你为之气恼呢!

夫妻吵架 |情绪配偶|神队友|猪队友|教养

不是神队友没关系,当个旁观者就好

我觉得另一半不是神队友没关系,但至少他不能是猪队友,他不要总是扯你后腿,可以练习当个旁观者就好,尊重你的管教,而非破坏你的管教方式。

例如..你和孩子约定每天玩电脑半小时,半小时后,你把网络关掉; 结果孩子去求爸爸,爸爸居然就把网络打开了!

当你们管教态度不一致时,孩子自然会见缝插针、柿子挑软的吃、喜欢找好说话的那方,久而久之,孩子和好说话的那一方就形成了「#聯盟」,共同对抗另一方-这是家族治疗中提出的「#三角关系」。

案例:夫妻关系,最容易陷入的「三角关系」

夫妻吵架 |情绪配偶|神队友|猪队友|教养

有一对夫妻关系很差、貌合神离。 结婚后没多久,两人因为小事激烈争执、针锋相对,太太跑回娘家诉苦。

之后,丈母娘打电话来指责先生的不是,让先生心里非常不舒服,娘家介入夫妻关系,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他们有一个孩子小迪,是个小六的男生。 当孩子上初中之后,两人之间就不太吵架了。 平时不太讲话,发生事情时则时常冷战。

小迪不喜欢家里的肃杀的气氛,也不喜欢妈妈对自己很凶。 放学后,他常常和同学留在学校打球、聊天,拖到天黑了才回家。

回家后,小迪也不想写作业,常常打电动到半夜。 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好说歹说也没用,就对小迪大声咆哮。 小迪后来干脆跑到同学家打电动,好几天不回家。

爸爸不认为小迪的状况很严重,爸爸觉得..「谁小时候不喜欢打电动、谁没有叛逆过?」 爸爸觉得是因为妈妈太凶,才让小迪想离家出走。

小迪觉得妈妈管得太严格,自然就靠向爸爸; 当妈妈关网络,爸爸拗不过小迪的哀求,偷偷再把网络打开。 而爸爸认为小迪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妈妈觉得自己孤军奋战,只好回娘家诉苦。

这一次,阿姨也来找小迪了,小迪喜欢阿姨买好吃的东西给自己吃,但阿姨跟妈妈一样啰嗦,喜欢说一些「要认真读书以后才有前途」的无聊话。 丈母娘则是指责爸爸没有尽到管教的责任,小迪今天才会变成这样。

当夫妻关系时常发生冲突或陷入僵局,往往会不自觉得拉进第三者来降低关系中的焦虑,而形成Murray Bowen家庭系统理论中所说的「三角关系」(relational triangles)。 如同案例中的小迪,会和爸爸共同对抗妈妈。

以下四种方式,让孩子陷入难解的三角关系

研究发现,当夫妻之间的婚姻满意度越低,孩子越容易在夫妻争吵时涉入其中,而形成三角关系。 根据研究指出,孩子可能会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形成亲子间的三角关系!

夫妻吵架 |情绪配偶|神队友|猪队友|教养

1.跨代联盟..孩子变成父母的「情绪配偶」

父母之间若时常争执,父或母向孩子诉苦、试图拉拢孩子,甚至希望孩子能选边站。

有些孩子夹在中间觉得不知所措,对另一方感到罪恶感。 也有些孩子和某一方形成心理同盟,例如:孩子和父亲同仇敌忾的认为,母亲外遇背叛了家庭,孩子觉得父亲很可怜,母亲很可恶。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会觉得自己不能离开父亲、心疼父亲。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凡事都以他人的需求为优先,替他人着想而牺牲自己; 认为唯有被他人肯定,自己才是有价值的,导致低自尊。

当孩子也进入婚姻,可能会对婚姻有强烈的恐惧及不安全感,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 或对于性别产生偏见,像是认为「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2️ . 亲职化..孩子成为「小妈妈」

面对父母的冲突或缺席,孩子开始尽力做个乖孩子,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不让父母操心。

有些孩子会开始承担更多的家务、照顾弟妹,甚至中断学业、打工赚钱帮忙还债,甚至照顾生病或失能的一方(如生病卧床、酗酒、失业),变成了父母的父母。

而在华人文化中,亲职化的孩子可能反而是被赞扬、肯定,像是被赞美是「孝顺的孩子」、「长姐如母」。

孩子身心发展未成熟的状况下,被迫提前长大,承担超过自己所能负荷的压力,导致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习惯压抑或忽略自己的需求。

3️ . 攻击式迂回(代罪羔羊)..孩子被认为是「小恶魔」

当父母持续冲突时,孩子若出现问题行为,父母就能联合起来共同处理孩子的问题,而转移夫妻原本婚姻的冲突。

而孩子可能也会相信自己是不乖、有问题的孩子,形成负向的 #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做出更多偏差行为。

孩子的小问题,可能被放大为严重、叛逆、故意的状况,使得亲子冲突越发强烈。

夫妻吵架 |情绪配偶|神队友|猪队友|教养

4️ . 支持型迂回..孩子变成「小病人」

面对父母持续的冲突,有些孩子表现出体弱多病、无能的样子(如惧学、忧郁症... 等),使得父母忙于照顾孩子,而无暇继续发生冲突。

因此,这些孩子的病痛很难真的好起来,而父母则更有理由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 这么一来,形成恶性循环。

你有上述这些状况吗?

其实,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自我觉察」,你有发现自己有意或无意的涉入三角关系中吗?

如果你和家人已经出现三角关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原本最单纯的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的冲突由夫妻之间来处理,不过度牵扯到孩子、不让孩子涉入其中。

因为,当孩子与父母形成三角关系,父母就能避开原本的冲突,但孩子却被迫承担不该属于他的责任,使孩子身心无法健康成长,父母也没有机会好好处理婚姻关系。

▍来源:网络。本网站尊重原创,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