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的身材、酸到挺不直的腰。全职妈妈的日常:我爱孩子,但不想当妈妈
变形的身材、酸到挺不直的腰,这些或许是部分全职妈妈的生活写照,原来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可能不想当妈妈⋯⋯
“孩子,我爱你。但我不爱当妈妈。”
这句话,有如鱼刺哽在喉。
当了妈妈后,每句心情独白都担心影响孩子,即便是内心深层的声音,都希望它埋得越深越好,脑海中有类似的想法,愧疚和罪恶感就油然而生。
全职妈妈的日常
以前看着朋友圈上的育儿照,总觉得育儿就应该如此美好,育儿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滤镜,镜头下的辛苦才是真实。
举凡推推车出门,最后落得推车变成购物车,一路抱着不愿坐推车的孩子狼狈返家,面临生理需求与嚎啕大哭的孩子时,抱着如厕的日常。
许多夜晚不敢在她熟睡前先睡着,因为不知道她何时又会醒来需要重新哄睡,长期下来,总是被打断的睡眠让情绪更加低落,精神愈加委靡。
看着久站哄抱后静脉曲张的脚、酸到挺不直的腰、变形的身材,或是挤奶造成的板机指,这些都是成为妈妈后的硬伤,却也象征母爱付出的伟大记号。
全职妈妈的处境
当妈妈的这段过程就是在“自己”与“全然为她”之间摆荡,很多时候必须将孩子的需求顺序放在自己前面。成为全职妈妈的选择固然基于爱,但社交生活的限缩与职涯成就感的消失,使得这个角色的身心理状态都面临艰难的挑战。
育儿生活不会不好,但也不是用好或不好这样的二分可以说清楚的。
你会一会儿沈浸在独特的幸福感中,过一会又为过往的自己而感到失落。即便如此,我还是很爱我的孩子,看到她对我笑、对我依赖,确实是很特别很珍贵的经验。
但那种被完全依附而必须舍下自己需求,全然为另一个生命的感受,多数时候是负担的。这样矛盾的情绪,经常交织着生活。
负面情绪它是个提醒,该是时候另觅路径。
倘若你也正在育儿的孤寂感中,你不会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让我们温柔携手走过这段过程。
日复一日的日子,使得妈妈的角色渐渐吃掉了自己,当失去原本全职育儿的初衷时,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共好,为了这个共好,我开始寻找方法。
一、找回自己有成就感的事
过往有成就感的事可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育儿的紧缩下更难执行,尝试把大目标缩小试试。过往的我喜欢写作,但现在仅能利用哄睡的时间,短暂将灵感纪录在手机中,慢慢累积素材,等待有天闲暇可以创作时,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接纳所有情绪,负面的情绪更需要被温柔对待。
当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绪泛起,请温柔对待它,请告诉自己有负面的情绪或想法非常正常,情绪是在提醒你只是好累好累,
如果连想都不能想,就太苛责自己了!
正因为我们习惯压抑负面情绪,而使得育儿这条路上越来越孤寂,
负面情绪就只是情绪,不需要去制止它的发生,人类反而有赖负面情绪的存在才得以进步和生存。
三、适时求助,相信其他照顾者可以照顾好孩子
有非正式的支持是相当幸福的,而没有非正式支持的照顾者们,坊间和政府单位都有暂时的托育资源可以善加利用,
可以短暂获得喘息的时间。
起初我也曾因为委托他人照顾而犹豫不决,总想着别人能照顾好我的孩子吗?我的孩子在那能睡得好吗?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更是自责和愧疚,认为自己好自私,然而,拥有好的情绪才能提供稳定和有品质的陪伴。
朋友 W 告诉我,我们的行为也是让孩子明白,当妈妈遇到困难时不会逞强,适时求助是很重要的,而这不也是我们希望孩子学习的吗?
所以,偶尔自私一点是没有关系的。
四、别被“永远就这样”的想法桎梏
煎熬的夜晚,有数以千计的照顾者也正醒着,倘若你也身处深夜育儿的孤寂感中,或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哺育着,都请别感到孤单。
因为同在这个夜晚中,有许多的照顾者也正同时经历一样的过程,同样频繁夜醒照顾生病中的孩子;同样睡眼惺忪的哺育强褓婴孩。我懂那种即使一天都觉得煎熬的时刻,奇妙的是,婴儿的发展相当迅速,有时候一天差异就很大。
我的孩子在满五个月的前一天翻身还翻不好,隔天翻身成功机率就高达百分之百,而这不过是短短一天的事。
五、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仅仅十分钟也好
二十四小时马拉松式的育儿,经常饭吃得狼吞虎咽,洗澡更是战斗式的,好不容易哄睡后,担心孩子醒来或是把握珍贵的睡眠时间,更难以腾出自己时间。
后来我会利用白天哄睡孩子或是推着推车散步的时候,听着喜欢的 音乐 频道,看着每天有收获的自己,生活自控感提升了,心情也愉悦许多。
六、寻找同类的支持团体
心理治疗中有个技巧叫作“普同感”,也就是连结起他人痛苦的相同点,即使每个人的感受和经验不同,但拥有这样感受和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自己不是落单的人,因此拥有同类的支持团体非常重要。
曾经我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这样的心境和问题,但后来才发现,父权体制是人们倾向压抑感受的滥觞,因此认为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羞愧的,也让我们规避表达或面对负面感受,在看似“大家都可以,只有我不行。”而不敢求助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程度每况愈下,现在我们得重新建构,有这样的经验和感受都是照顾者会有的!
婴儿时期在人类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孩子不会一直这样的,她会长大的。
有时候意识到这件事时,都会让我在当下较能享受与她相处的时间,也能感到每个时刻的宝贵,更能有品质的陪伴她。
当经历这段过程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后,内心有句话一直浮现在脑海:“我们只是提供孩子暂时的栖地,总有一天她有自己的一片天。”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