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拿成绩单回家时,先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弱科就急着要他去补习!
考试到了,常常都会改到这样的学生日记:
「下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希望题目不要太难。」
「希望这次的题目可以出简单一点,不然我会考不好。」
通常在检讨考卷的时候,遇到比较刁钻的题目,都会听到学生说:「好想打这个出题老师,干嘛出那么难的题目。」
学生的捶胸顿足,我们都可以理解,但让人困惑的是,为什么考试到了,这群孩子所希望的,都是「题目不要太难」,而不是「所以我要更认真准备」?
不同归因,结果大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制握信念,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内在归因包括能力和努力,外在归因包括工作难度和运气。
另一方面是稳定性。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种;稳定的归因包含能力和工作难度,不稳定的归因包含努力和运气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特别是失败时,通常会归咎为外在归因,像是题目太难。可是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反而倾向内在归因。
而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将会对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通常对自己有自信的孩子,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所以失败了,他们会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可以克服挑战。
相反的,对自己不够有自信的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只能祈求外在环境的因素,像是考题不要太难,或是自己的猜题运变好。也不会认为成功和努力间有什么绝对性的关联。
蜀鄙二僧,表现焦点差异
听说过「蜀鄙二僧」的故事吗?
在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都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三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这一课把焦点放在穷和尚的努力不懈,但在另一个层面,反而是穷、富和尚两人的「焦点着重不同」。
当你把焦点放在哪里的时候,你就会如何的去看待与处理问题。当你放在困难和自己无法掌握的部分,就会像富僧一般,看到种种的阻碍。所以事情没有成功,都是因为有很多限制自己的部分。
改变身份认同,情况大不同
《原子习惯》中所提到的「当你改变了身份认同,你自然会成为你想要的理想模样,也能因此改变习惯。」
当孩子拿回成绩单时,其实是个非常好和他们沟通并了解想法的时候。许多爸妈在看到成绩单的时候,可能只先看到孩子哪一科比较弱,就会想着那可能要先找补习班,多做题目等实际上的帮助,却没有想过孩子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所以此时,不如听听看孩子的说法,看他认为自己成功和不足的部分为何?若孩子时常将不够理想的部分,归因于能力太低、考试太难,就会降低自身的努力性。
当你能够把焦点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时,就会着眼于「想达成的目标」,进而想办法前进,这样爸妈给予的协助,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而非是另一种压力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