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美式教育VS华人传统教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远比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还重要!

    我们的传统教育,培养出什么都得找到正确答案的学生,但在美式教育中,大学校园最大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面对问题时,养成独立的思考脉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式教育 VS. 华人传统教育

    网络时代,我们不知不觉看待事情习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渐渐地养成了思考的惰性,盲从政治正确的集体风向。

    两年的留学生生活,无论是作业、考试,或课堂上的讨论互动,几乎没有我们熟悉的是非选择题,取而代之的,通常是开放式的思辨讨论。差别在于讨论完后,大家不见得可以获得正确答案,但往往会有更加清楚、自己对于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刚入学时,我对于美式教育文化仍不太习惯,当台上教授问:「你们觉得呢?」总是迟疑着是否该鼓起勇气举手发言。基于过往的学习经验,心底常常衡量「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依照教授刚刚讲的内容,他对于这问题抱持的态度是什么?」经过几番思考挣扎后,往往同学已回答完一轮,教授也不再要大家发表意见了。

    每位教授对于同学的发言也有明显的态度差异。有些教授容许让多话、什么主题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却经常沦为闲谈的同学畅所欲言,因而占掉(浪费)全班一半以上的发言时间;也有教授除了民主外,还讲求公平,经常主动点名尚未表达想法的同学。遇到这样的课,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在教授点到你之前先主动举手。

u=1276494953,3419754563&fm=26&fmt=auto&gp=0.jpg

    研究所第二年,运动教练课的教授便常点名同学发言。某次课堂上,教授问的几个问题,我全来不及反应,便被其他同学抢先答完,且那些问题算是较简单的。后来,教授突然抛出一个相当笼统抽象的问题:「什么叫了解你自己?」他目光扫过台下,在不到十人的课堂上,选中了当天少数尚未发言的我:「Ray,你今天都还没说话,你来回答。」我还来不及深思题目真正的意思,一时措手不及,硬着头皮挤出定义,临机应变地举了某位大联盟教练为例,说明他就是了解自己很好的例子。

    万万没想到教授并不接受我的举例,听完回说:「你答的并不是我所问的。」然后继续点名问其他同学。后来我才明白,教授那问题只是希望和全班解释课本上提到的,当个好教练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的强项与弱点在哪──原来教授只是单纯希望学生回答定义问题本身。

 

    那晚课后,走在教室外的长廊上,我懊恼不已,心想为何前面那些简单问题不抢着回答,以致于沦入尴尬的处境。有了那次教训,往后课堂上,不管自己确不确定答案是否会被打枪,开始抢在被老师点到名前主动举手参与讨论。当然,华人的传统教育文化习惯,在这样的美式教育环境需要极大的调适。

    某回期中考,教授给全班一周时间,在家考试作答。其中某题题目困住许多同学,中国同学纷纷私下讨论究竟教授问题的本意为何?却始终无人能确定。忽然有天收到教授寄来的信,向全班重新解释了一次题目,并且附上同学发给他的信件内容。我看了发问的问题,心中莞尔一笑,那必定是中国同学问的:「……这是你这问题想问的答案吗?」当然,教授并未回答,只是把题目说明得更加仔细清楚。

 

有问题,但未必有答案──像极了人生

    我们的传统教育,培养出什么都得找到正确答案的学生,但在美式教育中,大学校园最大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面对问题时,养成独立的思考脉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当学生们有一天走出校园,面对真实的人生考验,问题远比课堂上的复杂难解许多,往往也没有明确正解,需要独立思考、判断,做出决定。到时,我们也不再有老师可以如此回答问题背后的意思。

    因为通常不存在标准答案,在课堂上讨论,最常遇到也最困难的是因果关系的逻辑辩证问题。运动财务是我最喜欢,也是作业最多、最具挑战的一门课。教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课堂讨论或报告,通常需要先精确地界定解读,找出自己的论点回答解释,然后再搜集具足够说服力的案例佐证。许多问题往往能够刺激大家突破传统思考的逻辑谬误。

    有理论依据的问题虽相对容易,只是课堂上教授所问的问题,不见得都能轻易找到理论支持。经过两年美式教育文化的洗礼,使我重新体会到许多问题往往很难以绝对的因果关系来解释,因此,培养独立思考辩证的能力,远比一味的追求标准答案来得更为重要。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