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点」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太沉重!家长9大疑惑详解
孩子的学习状况,总是父母的关注焦点。其实,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终身学习已是主流的因应之道,如何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呵护好他的学习动机,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只是追求短期速效的学习成果,却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焦虑情绪,无异于杀鸡取卵,反而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好处。
孩子的学习就像场马拉松,如何让孩子愿意学、开心学,是所有父母要紧的课题。
疑惑1:幼儿园都在玩,很浪费时间,不如学一下注音、英文…
正解:生活自理、人际互动等,是更关键的发展任务。
有些父母会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的观念,但其实这是个疑惑,必须破除,「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句话太沉重了,而且多数时候是大人觉得『应该给孩子学些什么』,而不是从孩子的需求出发。」
就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有更重要的学习任务,包括生活自理、情绪、表达、人际互动等等。以生活自理为例,郑雪芬说,像穿脱衣服鞋袜、擦桌子、扫地、折衣服等,不仅能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在过程中,还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累积自信心;至于团体生活,则有助于孩子练习表达、情绪控管,也能在真实的同侪互动中,学到社交与人际技巧。
幼儿园近年来以统整性课程为主流,并不强调分科教学,举例,像有些幼儿园在大班阶段的学习区中,会设有「幼小衔接区」,孩子能在里面画注音符号、认识自己与同学的名字,自然而然的接触注音符号。
疑惑2:孩子爱动来动去、东摸西摸,没有用处,应该去做点有用的事情如看书、画画…
正解:自由探索对孩子也很重要,能体会专注、甚至有助于发现天赋。
「留白对孩子是很重要的!」,有时孩子看似没有在做什么,但他可能头脑里面正在运转,想着这个乐高怎么组合、那个积木怎么搭建等,又或者是在想自己刚刚做了什么、等一下要做什么,大人认定的「东摸西摸」,对孩子来说,是种自由探索。
如果真的想关心,建议大人可以跟孩子聊聊,问问孩子「在做什么?」、「等一下想做什么?」听听孩子的想法,但别评价;她提醒,并不是学才艺才叫学习,如果大人能提供孩子丰富的环境(例如图书、创作材料等等),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玩出名堂的。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发挥创意、可能会用到小肌肉,这些都是关乎未来学习的重要奠基;也可能找到非常专注投入的活动,达到心流经验(flow),而这正是天赋探索的重要线索。
疑惑3:把握孩子的任何空档,把才艺课程排满满…
正解:可能沦为赶行程,让孩子对学习无感,仍需留点空白时间。
同样是受「别输在起跑点上」的观念影响,许多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安排许多才艺课程,这个情况近年来还因为双薪家庭盛行、父母行程忙碌,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甚至有才艺班会负责到校接孩子、或提供把孩子从A才艺班接到B才艺班的服务。
但如果用学才艺来塞满了孩子的时间,很容易让孩子只是赶行程,或是身心疲累、或是人在心不在,对学习的内容无感;多数专家都建议,还是得让孩子拥有一些空白时段,不需要学习才艺或特别做什么事情,可以自行安排、自行规划,也别忘了尽量多陪伴孩子、多良性互动,别让父母的角色只剩付学费跟接送孩子往返各才艺班。
疑惑4:爱拿孩子的成绩、学习表现等等,跟其他人做比较…
正解:容易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导致孩子较退缩、悲观。
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比较优秀」,是东方父母常见的通病,但其实,如果长期被大人拿来跟别人比较,在言谈过程中,孩子难免会感受到负向氛围,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个性会容易比较退缩、比较悲观,大人不可不慎。
而且,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业表现,也很难有好的效果。马丁(Andrew Martin)是专门研究学习动机的心理学专家,在《激励孩子快乐学习》一书中,他提醒大家,当孩子愈把焦点放在分数、或是其他外界评价时,就会愈焦虑,反而无法对眼前的状况做出适当的回应。
疑惑5:常常提及孩子曾有的、学业上的挫败,希望孩子「引以为戒」…
正解:别过度渲染孩子的负面经验,以免孩子习惯负面思考。
马丁在书中提醒大人,不要夸大孩子的负面经验、也别夸大的负面思考,比方说,假若孩子有一次的历史报告成绩不好,父母别将其扩大为对孩子的历史科表现悲观,或是认定孩子所有科目的报告成绩都会很烂。
马丁形容,这种行为,有如「建造一座山」,容易将孩子学习时经历的负面经验、碰到的不愉快的事物,扩大成有如山那么高的障碍,让孩子无法跨越。
疑惑6:要求孩子不断复习功课、练习写评量或考卷等等…
正解:过量练习反而会模糊掉学习的重点,应该先把课本读懂、读通。
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教授刘政宏观察,很多大人都期待孩子有好的学业表现,会要求孩子做很多作业、练习卷等等,其实不见得是好事,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学习的负担更大了、应付不来,另一方面,可能反而模糊掉学习的重点,孩子该学会的没有学会。
「就学校课业来说,应该把重点拉回课本、课纲,先把这些内容读懂、读通,」刘政宏说,媒体常采访各种大考的榜首,最常听到的一种论调,就是这些榜首们都「只读课本」,把最根本的、学习的骨架掌握住,扎实的学会,才是长久之道。
疑惑7:一直强调「勤能补拙」,要求孩子更努力、更用心读书…
正解:孩子可能会自我贬抑,不如请孩子试试别种学习策略。
「勤能补拙」听起来十分合理,但假如一直要求孩子读书、一直进行补救教学、一直反覆练习不会的题目等等,有时可能让孩子更确定「我不是这块料」,反而心中会有种对自我的贬抑,长期下来,甚至可能会自我放弃。
比较恰当的作法是,别一直强调「勤能补拙」,而是陪着孩子试试看不同的学习策略,例如老师说的总是听不懂,那会不会像网络上说的、孩子就比较容易懂呢?文字为主的长篇大论,孩子总是看不懂,那是不是找些图表较多的相关书籍来看看呢?
疑惑8:别人都在补「全科」,不补好像会输人,也就去补吧…
正解:过度学习会打坏孩子的学习胃口,让学习的边际效益递减。
在中学阶段,孩子上课都在放空打瞌睡,放学到补习班报导补全科,是常见的现象。对此,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林正昌说,当大人觉得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补习,而且要补就补全科」,其实可能反而会导致「过度学习」,影响孩子的学习胃口。
林正昌说明,学习就像吃东西一样,吃够、吃饱就好,如果吃太多、吃到吐,反而会影响未来的胃口,造成「边际效益递减」;他建议,大人应该跟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做哪些事情可以在学习上产生加乘效果,而非只是一蜂窝的跑补习班。
疑惑9:只盯孩子的学业成绩或课业成果,过程中没留心帮助孩子…
正解:要陪孩子找出因应之道,例如将成堆的功课切割成一小份、一小份
「许多孩子习惯将学校的功课、作业、考试等等,视为一座高山,认为难以征服,」马丁在《激励孩子快乐学习》一书中指出,当孩子没有信心去克服这些任务时,当然会想办法拖延,而成功的经验愈少,孩子就愈没自信。
大人应该尽可能的协助孩子,找出因应之道,比方说,请孩子在开始做功课或读书之前,先写下该做什么的清单,把课业或读书计画切割成几个部分,或是在考试前拟定仔细的读书时间表。「让孩子生活里的那座高山,转化成一座座小山丘,让它们更容易掌握,让孩子不必害怕,」马丁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