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霸凌「特殊孩童」的帮凶!从小教孩子尊重差异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大人在建立孩子身体界线的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要给孩子讨论、试错的空间,不光是教养者,而是整个社会都要成为一个友善的空间,在特殊儿童的性教育上,这样的原则更为重要。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动员全村之力」,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大家琅琅上口的口号,但在特殊儿童的长大过程中,却常有「就算大家没有刻意歧视,但也对这些孩子的存在忽略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的经验。
特殊儿家长有庞大教养、经济压力.少数孩子才有足够资源
我们设想一个很理想的状态: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有智能发展迟缓的问题,因此得以及早进入早疗系统,学龄后的生活也得到很好的特教与融合式教育,家庭、学校、医疗系统都对孩子有很好的支持。
但在现实中,这样「完美」的教育及社会化历程,仅能发生在很少数的孩子身上:孩子的照顾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婴幼儿发展知识,能够与医疗系统配合,甚至自费参与各种早疗课程等。
要有如此完整的支持系统,孩子的原生家庭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知识、教养能力,不要说经济、阶级弱势家庭了,即使一般中产阶级家庭,也很难同时承担巨大的教养及经济双重压力。这部分在其他家庭的眼中,常是一种「爱莫能助」的状态:可能很同情,但同时也觉得「帮不上忙」。
保护特殊孩子不和同侪互动.孩子反而更易受伤
本来特殊孩子要上这些早疗课程,就比其他小孩少了许多与同侪相处的时间与机会,加上特殊孩子的行动力不如同龄小孩,如果大人没有特别介入,通常在相处时,一般孩子冲得快,不会特别想到要等待,特殊孩子的照顾者可能会因为这样的状况,对自己的小孩更为保护,最后成为一种无奈的循环:照顾者的保护方法是减少「可能受到伤害」的互动机会,一般孩子因此无法了解特殊孩子的状况与需求,更不知道如何跟这样的小孩相处。
这样的保护方法在幼年或许还行得通,但到了上学,尤其初中之后,孩子进入青春期,状况会变得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对于智能障碍孩子有一个错误的想像:「他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天使」,这样的说法忽略了「智能障碍孩子此时的身体也开始发展性欲望」的事实,若加上孩子所处环境不友善、不了解社会规范对自身的保障,孩子很容易受到侵害。
超前部署,特殊孩童不光是原生家庭的责任!从小应让孩子认识特殊孩子的需求
同侪对智能障碍孩子的性侵或霸凌,常常伴随了利用受害者对友谊的渴望、身体的好奇、言语表达的吃亏或弱势等。此时这些加害的孩子变成了「坏小孩」,但我们可能从未教导孩子,怎样理解这些特殊孩子的差异与需求。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超前部署」:到了青春期再来跟孩子谈与特殊孩子的相处之道已经为时太晚,从小就要建立所有孩子「有差异并正义地对待他人」的能力;以及需要超前部署的是一般的家长和孩子,而非特殊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