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多样的魏晋风度

西晋是一个社会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切都源于它那种独特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率直任诞、清峻洒脱的名士风范,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那个年代的特征,更是名士们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原本,酒药陶冶其趣味,清谈巩固其志气,体味适当也未尝不可,然而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下,清谈、药与酒在西晋社会被过度追捧。一旦这种风气在全社会乃至整个朝廷流行起来,而且深深地浸淫其中,恐怕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魏晋时期,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其中当属服药,说到服药,不得不提何晏,何晏是谁?他是晋朝公认的美男子,皮肤白皙,体态优美,特别符合魏晋的审美观。他不但外貌显赫而且权势也显赫,他是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成年后又娶曹操的女儿为妻,后来受到大将军曹爽的重用,封为吏部尚书、侍中,他热爱老庄,喜欢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何晏还是我国历史上率先服用五石散的人。五石散是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剂。何晏认为服用后,可以使自己身轻如燕,行动如飞。不过是药三分毒,服五石散后,皮肤会热燥干裂,必须吃冷食来散热,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服五石散过量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甚至会出人命,东晋的第六位皇帝司马丕就是其中一例。自何晏服用五石散后,这种风气开始被倡导并流行开来,由魏晋至唐,名士们趋之若鹜,未有间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太好的社会现象。

晋武帝对待开国大臣的做法也很好的诠释了奢靡之风盛行这一社会现象,比起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无奈,明太祖朱元璋"狡兔死走狗烹"的暴酷,晋武帝司马炎是最为宽容和厚待的了。他对待开国大臣的做法是,开启奢华享乐之旅,为了避免开国大臣夺权篡位,他采取"玩物丧志"法,让他们在温柔乡里逐渐消除野心。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晋武帝竟然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在晋武帝的示范下,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说"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珍异,一天膳费二万钱。为了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何曾他们必然加紧聚敛财富。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不得不提的是当时还出现了用人乳喂猪这一千古奇闻,晋武帝一次到大臣王济家吃饭,尝到蒸乳猪,觉得味道鲜美,就问王济怎么做出来的。王济眉飞色舞地说:“这些乳猪是用人的乳汁喂养大的,做的时候又用人的乳汁蒸制,所以才这么好吃。”一个大臣如此向皇帝炫富,实在是很少见。西晋以奢侈成风闻名,那时社会虽贫富悬殊,但享乐主义至上。整个社会弥漫着"我堕落我快乐"。以这样的手段管理手下,治理国家,社会奢靡堕落至此,如何不会天下大乱?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因纵欲过度而一病不起,不就死去,时年五十五岁。

西晋时期有许多富豪,石崇当属其中著名的一位,他喜欢露富、炫富、比富、斗富。石崇聪明有才气,但其行为不检点。任荆州刺史时竟抢劫远行商客,取得巨额财物,以此致富。据《世说新语》等记载,石崇用他的文学情怀把自家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了厕所,这些婢女要客人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 才让他们出去。石崇还特别喜欢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相比奢靡。晋武帝曾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珊瑚树枝条繁茂,树干四处延伸,世上很少有与他相当的。

王恺把这棵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果看后,随手拿起铁制的如意,击打珊瑚树,顺手敲下去,珊瑚树立刻碎了。王恺之后感到很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石祟说:“这有什么啊,我现在就赔给你。”于是,他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四尺,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比比皆是了。在很多人看来,石崇与王恺豪迈地斗富,是一种病态的嗜好。其实,一方面, 这是当时世家大族出于标榜自己优越地位考虑,而采取的较为普遍的炫耀行为。另一方面,他们沉浸魏晋风度不能自拔,选择纵情享乐,炫富、斗富就是常见的享乐方式。

虽然魏晋时期奢靡之风盛行,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但也不乏有清廉、刚正不阿之人在与整个腐败的朝廷作斗争。晋朝有两个同名的刘毅,一个在西晋初,一个在东晋末,这个刚正不阿的刘毅是西晋初的,他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那种整日清谈、无所事事、饮酒吃药的行为都与他无缘。作为西晋反腐败第一人的他敢于逆潮流,无疑是另类的魏晋风度。

成宁四年,由于成绩突出,刘毅升任司隶校时。皇帝专门让他正风肃纪,纠正豪门贵族的不轨行为。消息一传出, 吓坏了全国很多的郡守、县令。他们赶紧跑到司隶衙门交出印绶,检讨的检讨,自首的自首,辞职的辞职,一时风清气正。刘毅视腐败为天敌,以一人之力狂战晋朝腐败风车。但由于皇帝的示范作用,众官员依然权钱交易、花天酒地、肆意妄为。刘毅被累得气喘吁吁、节节败退,而腐败却是日益做大。当时有个叫羊琇的大官,性格奢侈放恣,接受贿赂,名闻京师。刘毅发现后认为羊琇罪应处死,但是晋武帝因为羊琇与自己的交情,就把羊琇藏起来,只是将他免官而已。半月之后,武帝又把羊琇放出来官复原职。刘毅对这个朝廷很失望,七十岁那年,他提出辞官告老还乡。退休时,他家里十分清贫,都快揭不开锅了。晋武帝过意不去,赐钱三十万,每日还供给一些米肉让他养家糊口。刘毅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无疑是一位猛士,冲锋陷阵。但是以当时的朝廷情况和社会环境,反腐败是不可能长久的。他的主张、举措也瞬间便淹没在灯红酒绿、粉饰太平的人影中。

西晋历史上有过反腐败的运动,司马炎在开国之初,对反腐问题抓得很紧,这本是好事,但是这个统一中国的雄主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居然将反腐败这么严肃认真的事当成一场游戏来玩。他即位没多久,有人向他揭发腐败行为,不仅有名有姓,还有腐败事实,更重要的是检举人李憙的身份——司隶校尉,这个官职是晋朝地位最高、职责最重的专职反腐官员。然而并没有处置他们,说只要他们不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不予任何追究。这次的反腐败是典型的"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把反腐败当成游戏,那么臣子们自然积极效尤,晋初的奢靡成风、腐败之风也就显得再平常不过了。

魏晋时期,世俗之风、奢侈之风、清谈之风弥漫整个朝廷,但有一个人对这些风气都不喜欢,甚至逆潮流而动。别人千方百计争相得到的事,他会退得远远的;而大家都避之不及唯恐不及的事,他却不避祸患挺身而出,做出了许多在常人眼里"不合时宜又不识时务"的事。他就是羊祜,羊祜是晋初的贤臣良将,他的门阀背景非常显赫,自己又是朝廷重臣,掌握着机要之权,虽然如此得背景显赫和位高权重,但是他的人际关系却不怎么好,甚至有些糟糕,原因就是他不喜欢跟风,而且有时还会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对敌军实施信义,这是他的第一个做法,他每次和吴人交战,都和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自己不要封赏,影响了人家的封赏,这是他的第二个做法,司马炎称帝后,羊祜因功晋爵为郡公,但他视地位为粪土,坚决地辞让这些封赏,让一同被封的荀勖左右为难,荀勖也只好和他一样推辞了这些封赏。不仅如此,他还不随大流,不拉帮结派,对清谈人士看不惯。他的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作风,注定会成为那个时代的另一种风景。

魏晋,奢靡之人有之,清廉之人也不乏,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那个独特的时代。形成了那种独特的魏晋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