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一些闲话_1500字

近年来,常有一些同事或朋友将他们孩子的作文拿来给我看,让我帮忙“指点”,以便应付高考,也曾多次应邀担任中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因此,对于时下中学生朋友的作文倒是看了不少,也有一些感受。每当我面对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和他们谈论作文的时候,心情既矛盾,又痛苦。写作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已于事无补;随便给人家支几招,不仅无益,往往反而有害。碰上领悟力强的学生,他倒是能够理解你的意图,果真按照你的指点去做,写出来的作文也不一定能讨阅卷人的欢心,无意之中耽误了人家的前程,这罪过也不算小。最近也常常看到一些朋友大声疾呼,呼吁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其中不少的感慨、观点和建议,我亦深表同意。中学生写作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促使我们去反思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应试模式。于是,各色各样作文大赛应运而生。作文大赛的初衷,按照我的理解,是为了在现有的应试评价模式之外,另外建立一个评价系统,作为高考作文的补充机制。客观地说,这个评价系统的建立,对于改变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也有一点担忧。从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解放出来的中学生写作者,犹如笼中放飞的小鸟,一旦获得“自由”,锐意求新,刻意求变就成了一种必然。就我读到的文章而言,为了使评委大吃一惊而一味求新者亦不在少数,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谓“变而未达,况而愈下”,所谓宿患未除,又染新疾。其实,写文章靠的

还是一颗平常心,不及为不及,过犹不及也。好文章最需要“分寸感”,由于压抑和担心作文分数而自缚手脚固然不行,而一味信马由缰,浮夸矫饰亦成问题。很多“新”文章、“新”形式、“新”文体从表面上看倒是满纸云烟,气势赫赫,骨子里的“观念”亦属陈旧,只不过是在给旧衣架套了一身华丽的衣服而已。

有一次与叶兆言一起给中学生作文比赛出题目,叶兆言当时出了一个题目。叫做“幸福的十种感受”(大意如此)。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就投了他的票,结果在讨论时未获通过。叶兆言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我没有问过他,不知道他是出于何种考虑。那么,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个题目好呢?原因之一是我也曾给另一次作文大赛出过类似的题目,叫做“日常生活的快乐瞬间”,这个题目交上去,也未获得主办方的认可,可谓惺惺相惜吧。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在阅读中学生作文时,几乎没有发现一篇文章写到“快乐”和“幸福”的。永远的痛苦、绝望,永远的忧国忧民(我倒不是说中学生不该忧国忧民),永远的少年老成。动辄“反腐败”,动辄“环境污染”(我也不是说中学生作文就不能写“反腐败”“环境污染”),千篇一律的大题目。一般来说,大题目不易写好,另外,除了大题目,其实日常生活中值得写的题材十分丰富(退一步说,即使你决定要去写大题目,也应当从个人经验、感受出发,而不能去“做题目”)。如果我们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找到写作的素材,很容易流于空洞。如果说,中学生

写作有什么不能让我满意的地方,我以为首先是:“不够活泼、新鲜。”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我总觉得心理问题的根子往往在中小学就埋下了。我们的学生不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感受不到幸福,除了升学压力和社会流弊的影响之外,我们的确缺乏发现快乐、感受幸福的眼光。而写作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全面深入、正确地了解社会,进而认识生活,丰富自身。中学生写文章,虽说有相当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但只重“器”,不重“道”,年深日久,必然形成定势,积重难返。

当然,我并不是说,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根本没有值得我们欣喜之处。平心而论,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甚至于写作技巧亦常常让人眼光为之一亮。但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中学生作文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怎么写之外,还应当关注“写什么”,其实,严格来说,两者本来是不可分割的。“写什么”当中已经包含了“怎么写”,反之也一样。片面地强调“怎么写”,其结果是,我们在一开始就给了写作者一个错误的信号。我个人以为,这是造成中学生作文种种弊端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