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 高一作文600字

推荐以书香为话题的作文欣赏,中学生精选优质作文大全

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 高一作文600字

书,是一个人精神的慰藉,心灵的寄托,把灵魂寄寓在书香的世界里,便觉得释然,觉的超脱。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感受到了“漫着天上云卷云舒,笑观庭前花开花落”的那种释然;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理解了李白“还酹一樽江月”的那份大气,在书香的天空下。我洞悟了黛玉“花开花谢花满天,魂消香断有谁怜”的那抹无奈;在书香的天空下,我明白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那种心酸;在书香的天空下,我更释怀了李白“白发一落三千丈”的那种大气。

在书的世界里,我亦为人鱼公主落泪,她成全了自己的爱人。最后,自己却化为大海中的泡沫,她不愿用爱人的生命换取自己的永生,她们见证了爱情的伟大和纯洁。我亦被人鱼公主的无私感动。我从人鱼公主身上学到,爱不仅是索取,更是付出。看到了爱的真,爱的善,爱的美。

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同书里的人儿同喜同悲,同哭同乐,把自己的心融入到书的世界,感受书香的陶冶。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为曹操的奸诈狠毒而憎恨,因刘备的同济民生而赞许,因关羽张飞的忠诚情义而喝彩,为孔明的神机妙算而佩服,为周玳瑁的心胸狭窄而不屑,小小的人儿的喜怒哀乐随书中人物的变化而变化,感受着书的乐趣。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会有很多感悟,明白了人的现实亦如书中的世界一样复杂,也有不如意。

看了《红楼梦》,眼眶通红,为黛玉坎坷的命运叹惜,也为贾府的势利愤怒。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不被人们认可,只能叹惜,黛玉香消玉殒之时,宝玉却把宝钗误以为黛玉,和她而成亲,黛玉带着对宝玉的爱与恨,离开了让她无奈的尘世。其中的辛酸,怎能不让读者落泪,怎能不让读者动情?试问现实中,难道又没有棒打鸳鸯的事吗?

行走在书香的世界里,也会看到现实。

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呼吸着书香的清新,让人陶醉其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

落叶听声 高一作文600字

四季的校园,我最喜欢报栏边那条有石板路的花园。

盛夏时节,有时石板路上很干净,四周高高低低的树枝绿意盈盈。嫩绿嫩绿的枝叶在枝头相互纠缠着、攀比着,有的霸道地向左右扩展领地,有的雄纠纠,气昂昂地向上直窜,也有的羞涩地弯下了腰。她们有的是时间随心所欲地乱长,整个夏季都是她们的日子。只要她们乐意,便会努力长出自己在夏日里最美的生命姿态。

这样的季节只适合匆匆经过这条石板路,犹能留下匆匆一瞥间的清爽印象;若此时停足细细体味则只会有一种淡淡的失望,没了先前那种惊喜。即便如此,心细的人会觉得少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秋日的石板路更有一种道不尽的美。有时石板路上会留有一些尘土和杂叶,掺合着瘦瘦长长的扫痕,深浅不一却错落有致,使人很容易想起美术上寓意丰富的线条来。

走过秋天三分之二的日子,此时细步走过石板路,你会有意外的惊喜听落叶生响。起初并不容易听见落叶生响,所以心急的人们往往等不到那一声的到来,便遗憾地离去。

暮秋时节,倚树而思,懒懒的阳光在人迹皆静的午后,铺洒一树一地,稍微有些冷清清的苍白,却也不失他傻傻的一抹温暖。这时会有落叶从枝头跳落;舞着她们干瘪的身子,在空中打着转扑向石板路,落叶少时会听见极小的撞击声、悠远而清脆,像青玉白瓷的摔碎声,像琉璃朱墙的翻倒声,像折骨断肋时的纯响声。的确,落叶生响就是落叶在折响她生命最后的柔骨。

等时间走到秋日的尽头,再漫步石板路上,便只能听见“籁籁”声。地上的落叶积的太厚,落叶生响已不如先前那样清脆。踏上去却别有一种感觉,像冬日山涧中偷偷破冰的溪水,在心头漫延开来。捡起一枚落叶,收入书中作为纪念,留住这个秋天。

当落叶落尽,光秃秃的树丫面向天空时,雪就要来了!

老榆树下的等待 高一作文800字

老榆树很老了,它的年龄比我还大,它的身躯干瘦,然而面对狂风暴雨的肆虐,它不肯低头。因为它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等待。

家门口有棵榆树,榆树下有位老人,多少年,多少日,多少次,他都安心地在那里静静等待。他就是爷爷。

上一年级后,爷爷再也没有像学前班那样接送过我,取而代之的是在榆树下的等待。每天上学时爷爷总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放学后早点回家,不要贪玩。进了村子,远远地就能看到那棵榆树和榆树下带着焦急眼神的爷爷。爷爷一手环抱着树干,一手放在额前阻挡太阳光的照射,直到我喊他时,爷爷才放下手,边回应我边向我挥手。一次,学校放假,我们提前放学。走到村口,我就看到了爷爷。“今天怎么回来的早?”爷爷问我,我把放假的事告诉了爷爷,我说:“爷爷,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等我了?难道你知道今天放假?”爷爷听后笑了:“我哪知道今天放假,我每天都这么早等你呀!早点看到你,我的心早踏实。”那时,我才明白爷爷的等待不是一种完任务,哄我开心式的等待,而是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

青春是一夜长大的故事,而苍老是猝不及防的瞬间。我踏进了初中的校门,榆树老了,爷爷也老了,而爷爷的等待却一如既往。初中,要跨过学习的压力和青春的磨炼两道门槛,我不知道我能否挺得住。一次考试后,失败的病毒感染了我。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我,那天我很晚回家。当我无精打采地走进村庄时,那棵树下有个光源,那光很弱又很强,射痛了我的眼甚至我的心。那是爷爷拿着手电筒在等我。奔到爷爷身边,轻轻叫了声“爷爷”。爷爷先用手电筒从头照到脚,然后把我带进了屋,微弱的灯光下,爷爷的脸是紫红的,眼神是黯淡的,衣服是单薄的。短暂的几分沉默后,我问:“爷爷,你天天等我,不烦吗?”爷爷面无表情:“烦,看到人这个样子当然烦。”我认真想过:“爷爷能为我坚持,而我为什么不能为爷爷为自己坚持呢?”于是我选择了奋斗,找回了自信。

是雄鹰就该永远盘旋在蓝天,现在,我读高中,离开了爷爷。然而每当长假来临的时候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在老榆树下等我,直到看到我,向我挥手……

老榆树下的等待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强,引我走向黎明。

用心滋养感恩之花 高一作文800字

有这样一朵花,它的成长是用情培育,用爱浇灌,用心滋养而来的,它的花名是感恩。

曾几何时,我们依偎在父母怀中,听着那动听的故事,曾几何时,我们的叛逆使他们流泪叹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无私的,他们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努力地将我们培育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想想,有多少次,他们为我们的顽皮任性而摇头皱眉,又有多少次,他们为我们的磕伤碰撞而轻抹泪水……可是,我们忽略了身边的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深深的爱,现在还为时不晚,所以,让我们用同等的爱,同等的情去回报他们,用心灵的雨露滋养这朵我们对父母的感恩之花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深夜,是谁的窗前灯火摇曳?壮年,是谁的青丝变为白发?生病,是谁仍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着我们?三尺讲台,是他们的一方天地,他们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从无知的孩童变为博采的少年,是他们汗水的结晶,我们一步一步在求学之路上奋进,且摘取学业的桂冠之时,换来的是他们喜悦的泪水。叫一声老师,倾尽一生情,唤一句恩师,付出万世爱。辛劳一生的恩师啊,也许此生我们注定无法回报你们,可是,我们可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道一句祝福,让这句祝福代替心来呵护那饱含师生之情的感恩之花。

当年,周华健的一曲《朋友》响彻大江南北。朋友,一个让人温暖的词,朋友,一个可以贴心的人。人生在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知己,他们在你无助之时安慰你,他们在你伤心之时静静陪着你,他们在你陷入困境之时无私的帮助你。那种情,不同于父母之爱与师生之情,却时时刻刻伴你身旁,让你的心不再孤独。这就是手足情——朋友之间无任何私念的情。感谢朋友,因为惺惺相惜,感谢朋友,因为同甘共苦,感谢朋友,因为并肩作战。“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论朋友身在何方,感恩之心都会使存在于友情之中的感恩之花更加艳丽。

用心去感恩对手,因为它使你变得更强,用心去感恩社会,因为他让你充满经验,用心去感恩祖国,因为他让你有个安定的家,用心去感恩世界,因为有他才有我们的一切。

这朵感恩的花啊,因为有心的滋养,我相信她会开得更加旺盛,直至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生活在感恩之心中。

忘记无需铭记的 高一作文600字

曾几何时,沉溺于亲人的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在消沉中咒骂天地,虚度人生。苦海中,以为在寻觅逝去的梦,找到的不过是痛苦中的痛苦。直到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无法像过去一样直立行走时,才似乎明白,忘记与铭记是何等重要。

忘记不用铭记的,这说法或许有些模糊,但确也实实在在。战争,这个魔鬼的力量足够让所有的幸福瞬间灰飞烟灭,这里只有凋零,绝望和仇恨。60年前,将要主宰世界的纳粹无情地屠杀着犹太人,60年后,以色列总理沙龙高呼:“记住这些死难者,记住这些杀人犯,记住数百万犹太人如何被推向死亡而全世界都保持沉默。”这位一头斑白满含热情的老人,痛斥了世界,痛斥了纳粹。然而对于德国,他没有过多的指责,因为他知道不能再伤那早已充满愧疚的心。于是他忘记了纳粹源于德国的不争事实。如众人所愿,将当年的德意志与如今的德国分开。

忘记了不用铭记的,使过去的仇敌成为如今的盟友,然后忘记不愉快的事,不仅仅是因为世人的宽恕,更多的是因为德国铭记了不能忘记的。当听到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诚恳道歉:“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跪下”的时候,那座怨恨的冰山开始融化,人性开始复苏,正是因为德国铭记了不能忘记的,人们对德国才忘记了不用铭记的。

铭记是忘记的前提,它们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铭记自己的操守,忘记他人的过失,如此则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铭记死亡对于生命的预示,忘记死亡所带来的痛苦,如此便能如丘吉尔般豁达:“酒吧关闭时,我便离去。”铭记失败的原因,忘记失败的难堪,如此便能得出结论: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

记忆的力量显示在回忆里,也显示在遗忘中。以一颗真诚的心作为天释,掂量铭记与忘记,让生命在负罪前得以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