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石梅小学学校简介
石梅小学坐落于虞山东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旁。其前身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所建的“游文书院”。两代帝师翁同和曾就读于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庞鸿文、邵松年修建斋舍,将游文书院改办为常昭学堂。是当时常熟较早创办的新学之一。一百多年来学校历经社会变迁、校名更改、人事更迭,而优良的办学传统、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则一脉相承代代相传且不断发扬光大。宣统元年(1909年),改名为常昭公立高等小学西校,通称“常昭石梅公校”。民国期间,由于社会变迁,频繁并校,校名多次变更: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竞化女子学堂迁入更名为“常熟县立女子高等小学,并试办附设初中。民国17年(1928年),定名为常熟县立石梅小学。在此期间,先后由李王宫海虞市立第五国民小学(原敦行小学),书院弄私立思文小学并入。民国26年(1937年)11月19日常熟县城沦陷学校一度被迫停课。民国32年(1943年),复名”常熟县立石梅小学“。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改名为“常熟县虞城镇石梅中心国民小学校”。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常熟解放,从此石梅小学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学校教学秩序保持良好,师生以极其高涨的爱国、爱党热情投入各项政治运动。1950年学校更名为“常熟县石梅中心小学”。1951年3月常熟县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常熟师范学校,石梅小学被定为“常熟师范附属小学校”。1952年9月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试点同时试行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同年公立学校教职工开始享受公费医疗。1955年,学校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1956年,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仿行苏联的课堂教学制度和五级计分法。1962年,常熟师范学校停办,学校复名“常熟县石梅小学”,同年“石梅”、“实验”被评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并由县直接管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党政领导机构受到冲击,部分教师下放劳动,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学校改名为“红梅小学”。1969年,工宣队进驻学校。1972年,陈荣生任“革委会”主任,同年四月学校单独建立党支部,陈荣生任党支部书记。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迅速恢复了教学秩序,学校又复名“常熟县石梅小学”。特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改革中实现了教育理念、教育设施、队伍素质的现代化。石梅小学小学部占地面积22942.4㎡,建筑面积20390.78㎡。小学部有教学班39个,学生1703名,附设幼儿园2所(其中幼儿园分部占地面积4845 ㎡,建筑面积3650 ㎡,户外活动场地3050㎡,绿化面积1800㎡)。有18个班,幼儿681名。学校在编教师164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92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25名,常熟市教学能手37名。学校环境优美,古朴典雅。是一所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学校。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师资实力雄厚,教育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是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电化教育、劳技教育闻名遐迩。电化教育学校早在1978年,从马友檀老师自制第一架幻灯机开始就把电化教育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特级教师王美卿第一个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久她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和使用电化教具》和《我用电视录像教学〈捞铁牛〉》两篇文章,都在《江苏教育》刊载。她的一堂《狐假虎威》语文课的实况被选送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1987年,实现了班班有“二机一幕”(幻灯机、录音机、屏幕),电教学科覆盖率100%,电教上课率25%左右,并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电教研讨会,以后每年一届,至二000年已对外举办了十四届。充分发挥了学校电教示范辐射作用。1988年5月在省教委组织的电教试点学校互查评比中,以2027分的高分荣获特等奖(达标分为530分)。翌年12月获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学校又被评为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建成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积累了8800框投影片、583盒录音带、541盒录像带、各学科CAI共135个,初步实现了学校电教教材(软件)的系列化。学校把计算机引进课堂,开展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1998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最近学校又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步伐。1998年开通了Internet 网络信息高速公路。1999年完成了校园网,2005年获苏州市信息示范学校称号。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化工程,深化电教特色。1990年,根据省教委(90)45号文件精神,学校以劳动教育这个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十几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四个体系(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操作体系、评估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区劳动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效果。根据《小学劳动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一、制订了《劳动教学纲要》确定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二、开辟了一批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包括:电工、钳工、缝纫、烹饪、泥工、美工等劳动专用教室和社区18个实践活动基地;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网络;三、建设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素质较高的劳动骨干师资队伍;四、自编了一套劳动课的系列教材。劳动教师利用三年时间,边实践边编写,于1993年完成了第一套三至六年级的教材,八个项目,上下共16册,160多篇课文。1996年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编了“泥工”和“木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2000年再次对教材进行了改版,使之跟上时代步伐;五、优化了课堂结构,遵循劳动课以实践为主的原则,总结出了“趣—授—练—评”的基本模式,提高了劳动课的课堂效率;六、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原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七、参与了由吕型伟主持的国家级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使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八、完善了一套管理体系。扎扎实实的简单生产劳动使学生在毕业时都能掌握七至八项劳动技能。经常性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欢乐,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培养了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石梅盛开的劳技之花结出了丰硕绚丽之果,几年来发表劳技论文30多篇。1993年7月13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提高课堂效率,石梅小学减轻负担打攻坚战》的文章,充分肯定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1993年、1997年两次荣获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1995年江苏省电教馆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教委委托,到学校拍摄了反映石梅小学劳动教育的电视科教片《盛开的劳动教育之花》,用于培训边远地区的小学校长。同年,学校又被确认为《中德合作促进基础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998年12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彰并授于《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称号,200 年被评为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小武术队,建于1983年,由市体委武术老师王怀(国家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七段)任教练。每天早晨6:00—7:15,傍晚16:30—18:00,队员们活跃在后操场上,压腿、站桩、下腰,出拳虎虎生风,舞刀剑、使枪棍,个个英姿飒爽。十几年来,一批批队员经过刻苦磨练茁壮成长,驰骋于江苏武坛,硕果累累。每年参加苏州市比赛或代表苏州市参加省比赛均屡屡获奖。先后共获金、银、铜牌160多枚,并为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江苏等高校体育系输送多名运动员。1996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武术传统项目学校。百年老校环境优美,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风格。校舍依山构筑,错落有致;长廊盘旋幽深,静谧清雅;泉水清冽,游鱼成群;假山造型奇特,与一墙之隔的读书台相映成趣。在每日晨光熹微时,学校玲珑石畔的清泉便倒映着书台儒雅的身影,侧耳聆听——绿树掩映中,正有琅琅书声、盈盈笑语。浓郁的书卷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园内古木参天,几百年银杏枝繁叶茂,高大的香樟绿荫如盖,苍翠的松树遒劲豪迈。房前屋后,石榴嫣红,修竹扶疏,芭蕉摇曳,枇杷累累。中秋时节桂子花开,满园飘香,遍地落英缤纷。冬日里,红梅、绿梅竞相开放,傲雪而立。学校后山奇石突兀,草木丛生,鸟语花香,与虞山国家森林公园连成一体,显示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校园曲径通幽,时见各种不同形状的洞门,且嵌有名字,寓意深远。琅琅、融融门内,书声琅琅,其乐融融;葱葱、欣欣门里,树木葱郁,欣欣向荣。园内多亭台,气宇轩昂,飞檐反宇。卓尔亭在后山一角,寓意卓尔不凡;桂花亭独踞庭院一方,与汲古阁花缸一起尽写历史的风韵;桃李园意在桃李芬芳,春夏时花木葱茏,引来无数蜂蝶嬉戏。新落成的明德楼、致知楼、致远楼、至善楼、体育馆等馆舍粉墙黛瓦,典雅古朴,与老校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新松苑、石梅苑、修篁苑玲珑雅致,一株株青松挺拔,一树树梅花嫣然,一管管细竹柔美。庭院里坚硬粗砺的石头镌刻着不屈的信念,凝固成千万年的坚守。翰墨春秋廊、妙笔丹青廊、古韵今声廊、杏坛精英廊等布置有各类名人佳作、老照片等,流露出学校独特的优雅与情趣。学校拓建之初,就确立了“营造诗化校园”的目标,力求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进行环境建设,凸显学校内涵。由此,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与追求——校训:修身乐学校风:明德至善、强学力行教风: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学风:笃志 激趣 切问 博见办学理念:润泽生命 开启智慧 以人育人 共同发展在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气息的理念感召下,学校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位全面提升,形成了现代与传统交融、山水和人文相宜的校园风貌,在岁月展卷间诉说着她的深厚底气、蓬勃灵气和葱翠秀气。 学校社团建设也是历时已久。1983年,学校成立少儿武术队,由常熟市体委武术教师王怀(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任教练。冬练严寒,夏练酷暑,一批批队员茁壮成长,驰骋于江苏少儿武坛,硕果累累。在苏州市、江苏省少儿武术比赛中,他们曾先后获金、银、铜牌160多枚。小武术队先后为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江苏等高校体育系输送多名运动员。1997年学校被定为苏州市武术传统项目学校。1988年9月,石梅小学“小荷文学社”萌芽于学校三年级1班。1991年,正式扩展为学校文学社,同时成立“小荷广播台”。自成立之日起,文学社及广播台活动便开展得轰轰烈烈,学生习作在各级各类刊物上频频发表,小记者活动的足迹遍及市内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光明日报》等都作过专题报道。循着实施素质教育要保障学生活动时空,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念,学校丰富和扩建了各类社团。越野队、门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象棋队、无线电通信队、舞蹈队、合唱队、文学社、书画社等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且均有不凡成果。定向越野团队连续几年获得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的团体第一,个人奖牌更是不计其数。无线电通信社员在江苏省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获得七个第一,五个第二,在苏州市比赛中,更是包揽了全部八个项目的第一名。学校获得全市体育总分第一名,被评为“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欣欣文学社被评为市“十佳社团”,舞蹈队在市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等。 特色建设的核心是为师生的生命饱满与幸福奠基。这是石梅小学在继承与发展学校特色时的思维原点。由此,学校紧紧围绕“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制度、管理、课程等领域进行创新实践,优化提升,推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首先,转变职能,改善制度文化。石梅小学积极探索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努力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学校创新了管理机制,汇编了教师、学生成长手册,提升了师生的自我发展需求;改革了年度考核方式,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申报优秀项目,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设置了教师宣言、党员承诺等展板,提升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本着管理就是服务,教育就是服务的观点,学校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后勤服务保障、学生健康管理等,成立了家委会、家长义工团、石梅爱心团等组织。学校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开设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增强教育合力。学校爱心团由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组建而成,定期与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前往福利院慰问,上山护林保洁,并远赴涟水地区考察和奉献爱心。学校的各项管理与活动都实践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办学承诺。其次,深化改革,提升课程文化。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强化教学“七认真”工作,组建了学科研究中心、班主任共同体、“石梅导师团”、“青年夜校”等,以展示课、模仿课、专场课等方式开展课堂实践,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模式等领域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同时,围绕学校“十一·五”主课题《构建适合师生发展的校园生活的研究》,学校对各种资源进行了整合与协调,以“生成式”、“探究式”、“信息化”等作为分课题,努力做到“工作课题化,课题生活化”。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率先在“微型课题”领域潜心研究,多名教师的个人课题在市级立项,取得了骄人成果。教育局“微型课题”推广活动在学校召开。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在各类优课评比及论文竞赛中也是出类拔萃,多名教师的随笔集获市级一等奖,《中国教师报》还开辟了“石梅笔话”专栏,传播石梅的改革理念和举措。教育同行来校参观访问络绎不绝,石梅教育的品牌美誉度日益提升。再次,守经答变,提升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管理者站在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节点上,解放思想,求根循实,提出了践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自觉悟对教育本义,努力完善生命发展。学校设计了“石梅台历”、节日贺卡、个性笔筒等物品,润泽文化;编纂了《石梅小学志》,集刊《老石梅的故事》,校刊《石梅苑》,校报《同心桥》、《教育科研简讯》等刊物拓深文化。《中国教师报》《消费日报》报道了学校《石梅苑》的有关事迹。学校也注重专家引领。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如肖川、张文质、李镇西、薛瑞萍、郑桂华、吴金根、孙双金、王崧舟等应邀走上“石梅讲坛”,传播先进教育思想,启迪教师教育观念。学校还以“心灵之约”读书会为切入口,在温馨惬意的活动氛围中交流阅读感悟,呈现阅读魅力,成就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由于学校特色文化成果斐然,《江苏教育》、《福建论坛》、《长三角教育》等分别专题介绍了学校的书香文化建设,江苏省教育学会出版了顾泳校长编著的《江苏省学校特色教育论丛》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