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东山镇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上犹县第三小学,又名东山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所在镇—东山镇的东门村,其兼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为一体。其辖区内有8所小学,四所在县城,四所在郊区。八所学校现有学生共计4006人,教学班79个,教职工183人。三小中心校20年前还是一所村完全小学——名叫东门小学,只有192名学生,10名教职工,5个教学班。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学校学生增加了10倍。中心校现有在校学生1996人,教学班30个,教职工80人,校园面积只有38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42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仅1.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7平方米。因为教室少,所以每个班都近70人的大班额;因为操场小,所以每天做操我们都要分两批;因为学生多,所以我们所有的办公室、功能用房都变成了学生教室。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无法满足家长就近入学的要求。现在我们老师都挤在楼梯间和厨房办公,教师的办公桌只是学生的课桌或原来的灶台。艰苦的办学条件并没有影响我们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在各级党政的关怀下,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曾连续十年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先后评为“赣州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赣州市红领巾示范校”、“赣州市巾帼文明岗”、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赣州市现代技术先进校,“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江西省和谐平安校园”、“江西省‘四个一’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全国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等二十多项市级以上荣誉。“文化立校、管理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我们提出“党建引领方向,精神凝聚力量”的口号。我们三小精神为:吃苦奉献、开拓创新、勇争一流。每年开学我们都要举行“三小精神代代传,三小精神放光芒活动”宣讲活动,让优秀教师讲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成功故事,起榜样引领的作用。我们学校的核心文化是幸福教育,多少年来,我们提倡吃苦也是享福,培训也是福利,培养了一大批能吃苦甘奉献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有成百名教师在我县二小创办时集体调过了二小,成为二小的中坚力量。为实现我们的核心文化,这里就先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两大特色:一是国学教育,二是“四生”课堂。从2004年开始,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道德教育的主线,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校也是省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重点联系单位。学校每周为学生安排了两节国学课,分别安排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千字文》、《论语》,五六年级诵读《老子》、《诸子百家》等经典名篇。“每天20分钟”学生背着弟子规出操和放学,纪律非常好。学校通过经典诵读课、道德讲堂和丰富多彩的国学表演活动,让教师和家长进一步了解、熟悉中华国学经典等内容,从思想深处领会中华经典的精髓;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孝亲尊师、明礼诚信、团结有爱、勤俭自强等道德品质的形成。今天我们师生能用国学中的很多事例和自己的行动去丰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常用国学的内容来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努力学习,拼搏向上。上学、放学的路上,孩子们朗朗上口的弟子规,规范着他们的言行,美化着他们的心灵;走进家庭,越来越多的家长爱上了经典,也跟着孩子一起诵读,家长从一开始“陪太子读书”发展到自己喜欢上诵读,许多家庭出现了“朗朗读书声赶走麻将声”的喜人局面,亲子共读经典的美景和乐趣,是我校道德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从开展国学教育十年来,学校校风学风教风良好,孩子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正义,知书达理,真可谓少年君子!我校还有一特色就是非常重视校本教研,重视课堂改革,重视教师培养。从“五步教研法”到“低碳教学、高效课堂”,再到今天的微型课、微课程以及“四生”课堂,都体现师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课堂要低耗高效这一特征。我们学校培养教师的主要途径还是微型课和微课程。现在远程教育和网络发达,教师学习和成长有很多途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学习的时间和愿学的态度。所以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教研培训竞赛活动,一大批年轻教师又迅速成长起来,每年我校教师参加县、市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均能获一、二等奖回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列全县前列,家长也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对学校的做法和教师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近几年,国家和许多爱心企业投入了不少资金为我镇各校兴建了教学楼,综合楼等硬件实施。我镇七所学校都兴建了新的教学楼和综合楼。硬件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数量也不断得到补充,这些都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继续履行承诺,“为师生搭建发展的平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满意”,全校师生也将带着“吃苦奉献,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三小精神,在“求真、向上、至美”校训的指引下,去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去实现个人的幸福人生,去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关怀帮助下,三小的明天会更好,我县的教育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