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上海市吴淞实验学校 - 小学部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吴淞中学创建于1924年,校园面积4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7792.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445名;教职工共174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教师中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122人;其中高级教师48人,中级教师42人,初级教师31人,见习教师4人。深化和内化“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使之与学校“突出特色、持续发展、整体提升、打造品牌”的工作重心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目前,学校“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基本成熟,初步创建了有利于人格培养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校德育环境系统和有效抓手,形成了三类功能型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和与之匹配的“一原则、四要素”等课堂教学特色,以实验核心课题的实施为抓手,提升了学校教科研工作水平。确立了“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办学思想,建设成与之相匹配的德育体验型课程和学校文化,初步形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教学特色。学校成功创建科技教育特色,被授予“上海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称号。仅本学年度,我校已有1名同学荣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1人获市科技希望之星称号;学校获得全国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0项。我校在新一轮发展中所确立的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是《高中生态型课程建设与管理改革研究》。本研究项目旨在结合“二期课改”中亟待解决突破的问题和我校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将落脚点建立在建构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之上,根据学生主体发展规律,协调学校的现实教育功能和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建设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态型现代学校课程,并探索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目前,本课题已经被列为市级教科研课题。我校研究型课程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先后两次在国际上获得共9项大奖。在上海市举行的两届研究型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中,我校有3项课题入选,占全市入选项目的1/5;在《上海市研究型课程案例100例》一书中,我校开发的案例有1/3左右。我校开发涵盖德育、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生活实践等领域的校本拓展型课程已达到近百项。创建学生活动社团40多个,并使之课程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课程服务。5岁以下教师占比53.67%,36至50岁以下教师占比36.76%,50岁以上教师占比9.55%。其中特级教师2名,区拔尖人才、青年尖子2名,区首席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等20多名。4名青年教师被定为上海市名师基地培养人选,3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区后备干部培训。学校设有《研究型课程和教师素养》师训自培基地,开设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平台,并制订了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4人完成华东师大研究生班课程学习,4名中青年教师被提拔至行知中学、上大附中、宝山中学等担任校领导。校长徐惠民承担本区教育管理理论学习班、后备干部管理培训班成员的培训带教任务;科研室主任张治为全国、省市开设“二期课改”、研究型课程专题研究讲座28次;副校长王根宝为本区中青年语文教师开设“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题培训讲座5次。与新疆乌什二中、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吴淞实验学校、吴淞初级中学、民办锦秋学校、崇明县横沙中学等结成共建学校关系;派出优秀教师对新疆乌什二中、云南维西一中、宝山区光明中学、建峰学校、和衷中学等学校援教,为同洲模范学校高三和吴淞实验学校、吴淞初级中学预备班开设科技人文专题辅导班;并为共建部队海军上海博览馆、海军猎护支队义务开设报考军校辅导班。本学年度已完成“中外优秀青年夏令营”承办、全国生物学教学高级研修班来校交流、市教委教研室来校全面视导教学情况、第五届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节斯洛伐克农业大学朝波尔民间艺术团来校联谊、上海市英语高级研修班教学展示、上海市“科学与艺术”成果展示(于东方明珠举行)、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示、上海市拓展型课程教育成果展示(于大同中学举行)等对全市及以上公开展示活动;拟于2007年5月举行吴淞中学教学研究周专题活动,对全市兄弟学校公开。我校承担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任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教育(ESD)、市绿色学校、市知识产权示范学校、市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等项目,并相继完成创建工作。目前,我校正在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