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分校校区学校简介

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位于广州城市坐标原点,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创办于1946年,创办之初是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点,是当时进步教师组织“新民主主义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总部,被誉为“红色堡垒”。学校曾是越华书院的所在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禁烟思想就是在越华书院形成的,还写下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万古流芳的名句。1989年秋,广中路小学创办英语特色,尝试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一九九二年美籍托马斯老师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的委派到广中路小学任教,成为到广州公立小学工作的第一位外籍教师。她还被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2003年1月,广中路小学和越华路小学合并,保留广中路小学校名。学校占地面积3453平方米,建筑面积4838平方米,分正校、分校、越华3个校区,都在锦荣街上。学校虽小,但自解放后一直是街区的中心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的叶克冬同志,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同志,名嘴主持人陈扬同志……都是我校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2007年广东省物理高考状元王书元是我校2001年毕业生,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国体育舞蹈拉丁五项、恰恰舞双料冠军张白羽是我校2002年的毕业生……红色的历史、杰出校友的榜样,带给孩子们的是自豪与光荣,原来小学校有大历史、出了大人物!传统与现代同行,学校始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去思考教育的方向,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这个原点,学校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以“原‘五千’文化、点‘六艺’英才”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原点教育”;以“立志、守恒、达艺”为校训,培养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现代小公民。学校以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突破口,培育、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通晓“礼仪”“书法”“绘画”“体育”“英语”“科技”的新“六艺”学子,回到人发展的原点。学校先后获得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广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省、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越秀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越秀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越秀区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和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被广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分别授予“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广东民间工艺青少年传承基地”及“通草画实践基地”,成为广州市重点艺术基地。广中通草学堂获得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少工委颁发的全国首届优秀国学小社团的称号,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粤美校园品牌活动”一等奖。教育需要协同,虽然学校的硬件条件有限,但学校位于全国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的都府社区中,有小东营广场、广府文化会馆、三•二九广州起义纪念馆等文化资源,丰富且得天独厚的社区文化资源,让学校把上课的场地延伸到社区当中,扩大学校的教育区域,把硬件不足的学校打造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透过社区、家庭的共育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人、家庭人、社区人,使学校和社区融为一体,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成为了教育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真正回归原点,回馈原点地域的学生。学校充分利用周边博物馆资源,从三·二九广州起义纪念馆摸索合作开始,开设学校的博物馆课程。学校利博物馆的特定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博物馆则结合自己的优势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能最大效度的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番禺学宫、农讲所共同开设了《红色课程——价值引领》的博物馆课程,从学宫到学堂、从学堂回归到学宫,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又是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哺与传承,在队员的心里播撒下红色革命种子,是学校博物馆课程之红色教育的深入实践。开展博物馆课程不但实现红色价值引领,还帮助学生认识彩色的人生基调。学校联同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的《彩色课程——素养培育》的博物馆课程,把高雅的艺术引进小学校园,让学生从小透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及优秀的人文资源参与到学校与博物馆的彩色课程中,在开阔眼界之余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多彩的性格和兴趣,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利途径。“博学者多才多艺”,这是对学生素质培养一个更高的追求,也是我们开展博物馆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