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本站资讯

三江民族高中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三江县民族高级中学座落在美丽的三江县城古宜镇城郊(古宜镇稻香路25号),门临万顷田畴,背靠连绵青山。校内桂树成荫,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民族特色彰显,是侗乡莘莘学子读书、修业、成才,实现大学梦的理想学习园地。学校创建于2005年秋,校园由原古宜中学与大竹小学整合而成。2005年9月面向全县招生,时有教职工21人,首届招生共5个班共296人,其中应届生257人,高中补习班39人。建校之初,沿用乡中学、村小的原有设施,校舍简陋、设备紧缺、环境较差,教育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多年来,承蒙各级领导悉心关怀,历经数届师生发愤图强,办学规模得以扩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旧貌变新颜。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工97人,在校生近1400名。学校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1539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清幽。有实验综合楼、教学大楼、学生食堂各一幢,学生公寓楼三幢。设置有物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学生电脑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9间,藏书近20000册。校内建有塑胶篮球场3个,其中灯光塑胶球场1个,排球场3个。办学条件逐年改善,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9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38人,初级教师46人,国家骨干教师A类培养人才1人。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首任校长韦愚,第二任校长余中良,现任校长罗贵德。鞠躬尽瘁教侗乡学子,呕心沥血育民族英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自身特点,求内涵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办学理念:“用民族传统、现代科学、创新观念、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学生”;办学目标:“创富涵人文、德育、民族特色的优质学校”;育人目标:“学会感恩、勇担责任、善于沟通、崇尚科学”;形成“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良好校风,“勤勉、善学、自信、自强”的学风。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一直名列柳州市同级同类学校前茅,历年均得到柳州市、三江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评为“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广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规范管理十佳学校”“柳州市德育百千万创建活动先进学校”“柳州市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柳州市全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十二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百佳示范学校”“三江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学校”“三江县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三江县第二届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是“柳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三江县风雨桥文学创作基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多次获得县教育局评比一等奖。党支部多年获得市县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校工会多次获得县教育工会重点工作一二等奖;团总支部获市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有2人被评为自治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有60多人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生中有24人被评为自治区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1人获得三江县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有9个班级获市级以上先进班集体荣誉等。办学十一年,共毕业63个班,毕业生约4200人,其中4100多人考上了各级各类大学,升学率达97.6%,为柳州市同级同类学生升学率之最。共有200多名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全国名牌重点大学。历年高考学生有2人夺得全县理科总分状元;4人夺得全县文科总分状元。会考学考成绩显著。历年平均通过率为98%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市县高考质量一、二等奖,2016年荣获柳州市高考成绩五项评比中四项殊荣:高考出入口对比一等奖、高考特殊贡献奖一等奖、高考综合奖二等奖、高考平均分进步奖三等奖。高考学生低进高出,学考与高考双丰收,赢得了学生、家长信任与社会肯定。学校狠抓课改科研,重视专业化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时期的科学育人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子课题《侗族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开发与研究》、区级课题《新课改理念下侗族民间美术引进高中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柳州市《课堂亮点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开发编写《侗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等。组织教师参加“EEPO”的研究学习、学科微课题研究、参加“柳州市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等教研活动。教师区、国家级重点期刊获奖获发表论文20余篇,县市级获奖论文数量较多。教师有20多人次参加市、县级优质课比赛,分别获市县级一二等奖及优秀奖。教育教学科研氛围日趋浓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严谨治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狠抓综合素质培养,努力打造校园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了“富涵人文、德育、民族特色”的发展格局。正在教育发展潮流中稳步前行的三江民族高中,将乘着课改春风,抓住发展机遇,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必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