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初中部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是成都市政府、教育局2002年引进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品牌将原成都二中改制而成的一所全新的学校。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的由北师大直接管理的民办学校。是一所在市中心有寄宿条件的完全中学。建校10年来,学校秉承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文化基因,承袭其前身——成都二中、省立成都中学、省一中,百年厚重历史文化积淀。高举“文化办学”的旗帜,坚持“人必须获得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观念,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坚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提炼出了“包容产生和谐,学习推动创新,卓越成就未来”的学校精神。形成了以学习型学校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发展路径。十年磨一剑。全校师生用坚持和坚守的精神改造了一所薄弱校,实现了学校发展的三个跨越——第一个三年(2002—2005)初中进入并稳定在成都市一类学校水平,2013年被评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第二个三年(2005—2008)高中进入国重行列省重前列,重本率稳定在30%左右,本科率达到80%,2008—2013年,学校连续六年获得市教育局高中教育质量表彰奖;经历一年半(2008秋季开学—2010年元月)教学楼灾后重建,初步实现了学校现代化。历史沿革百年“成中”,悲末朝积患,壮志士新学,初创于1913。1913年(民国二年)3月24日,我校最早前身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正式创立,选址上翔街,后迁西胜街,首任校长钟书传。解放后的1949-2002期间,我校名称几经变化:解放初改为“川西成都中学”(1951年),1952年随着教育的调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校”。1959年改称“成都市科学技术学校”。1961年学校恢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校”校名。1968年后改为“成都市第二中学校”。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成都市第二中学校培养出了大批德才兼备、冠盖巴蜀的国家栋梁,张幼矩、邱笑秋、杨肇基、王志坚、朱映奇、江怡、陈立仁、李承鹏等,就是他(她)们的代表。“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实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9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基地的挂牌仪式在“成都市第二中学校”隆重举行。在此基础上,成都市委、政府前瞻谋划,决定引进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对“成都二中”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创办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新型学校,2002年4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在府河之滨正式挂牌。老树新枝,一所以现代学校制度为追求的全新学校成立。办学理念文化基因(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文化核心:“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则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校训:明德、博学、尚美、拓新明德——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尚美——尽美矣,又尽善也。拓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校精神:包容产生和谐,学习推动创新,卓越成就未来。发展路径:形成名师造就名生,名生成就名师,名师名生铸就名校。五个坚持:坚持文化办学的方向坚持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坚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培养目标:基础扎实,身心健美,品行高尚,思维创新。具体为“十个一”培养目标:一个好品德,一个好体魄,一身好气质,一个好成绩,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字,一门好才艺,一身好习惯,一方好人气,一个终身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