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刘家河镇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刘家河镇中心小学坐落在辽宁省凤城市北部山区、刘家河镇内,沈丹铁路、沈丹高速公路、沈丹公路在校园两旁通过,交通十分便利。2005年兴建的教学楼耸立在花园式的校园中,成为刘家河镇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新建的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41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有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自然实验室、仪器库、图书阅览室、藏书室、微机室、卫生室、体育库等。体育器材达到省级二类标准,图书室内藏书10400册,生均20册。刘家河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式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1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567人,教职工4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36人,高级教师27人,党员教师1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了100%。内设机构: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1人,同时设立了教导处、工会委员会、少先大队委员会、体卫组、总务组。学校历史民国十年,在现在镇政府办公楼后面近100米的地方,有一座三间草房,校长佟富海招收了30名学生,办起了刘家河初级小学,那就是刘家河中心小学的雏形。民国十四年,学生增加到57人,校舍扩建为5间草房,学生分为高、低、中三个班次,都是复式班,校长彰仲三,教师二人,学校更名为刘家河两级小学。、日本侵占东北后,学校为了躲避战乱,被迫停办几年。康德二年,在原校址上增建10间草房,学校恢复,学生增加到105人,校长教文祥,教师4人。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在原校址又兴建了校舍16间,教职工12人,8个班级,近400名学生。学校有两个办公室,有宿舍和伙房,近20名住宿生,操场占地6000平方米,校名为通远堡区第二中心小学。1953年到1957年,学校更名为刘家河中心小学,教职工15人,学生增加到570人,开设了13个教学班。由于教室不足,学校发动师生起走了校园附近的安家坟,拆除了一座土地庙,扩建10间教室,扩大了校园面积。1958年到1966年,学校有13个教学班(1—6年双班,陡岭子一个1、2年级复式班),教职工20人,学校成立党支部,书记范成功,校长于景川,此时,学校校舍已经达到43间,拥有了音乐室、仪器室,仓库等,并有150册图书。同时,学校开辟了实验田,其中水田2亩,旱田6亩。学校已经初具规模。1966年到1971年,处于文革时期,教育受到很大冲击,学生下降到450人,教职工17人。1972年到1976年,学校更名为刘家河大队小学。这时候,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校舍总面积达到1695平方米,操场15000平方米,21个教学班,(包括联中3个班),学生1100多人,教职工51人。学校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吕化歧,副组长黄金科。此期间,学校增加图书350册,兴办校办铜粉厂一处。1977年学校更名为刘家河中心校。学校有18个教学班,829名学生,教职工36人,学校成立幼儿园,设3个幼儿班,125名幼儿。校舍4800平方米。教学器材和体育器材有了大幅度增加,图书增加到450册。校办工厂改为生产无线电器材,厂长张益增,工人16名。1985年到1992年,中心校14个班级,531名学生,教职工36人。此间,无线电器材厂倒闭,成立木制品厂,厂长刘殿鹏,工人20名,工厂实行承包制,法人代表刘殿鹏。1992年末刘家河乡改为刘家河镇。1993年初撤消教育办公室,学校更名为刘家河镇中心小学,首任校长兼书记艾立铎,主持全镇小学工作,副校长方正允负责校部管理工作。校部14个教学班,学生531人,教师36人。2005年,在校长艾立铎同志的积极努力下,镇政府投资240万元为中心校易址兴建2488平方米的5层教学楼,占地15000平方米。并将瓦房屯小学、徐家台小学合并到中心校,新教学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中心校的办学条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